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

淺讀 AI

我最近在上一些 AI 的課程,覺得 AI 的理論基礎還頗引人入勝的。 幸運地,公司很鼓勵大家學習 AI 相關知識技術,讓我名正言順地探索 AI 的世界。 寫這篇是想藉由寫作整理一下我目前的學習心得。但畢竟我只是初學者,所以以下講的話可能顯得門外漢,還請大家包涵。 1. 所謂的 AI,就是讓機器可以取代許多傳統上以為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好比:辨識手寫文字、辨識影像圖片做分類、翻譯、口譯、理解文章內容、在大量沒有規則的資料中找出規律....等等等。AI 可以運用的範圍無遠弗屆,包括無人駕駛、幫大量文獻寫摘要、人臉辨識、回答客戶問題、語音回話.... 2. AI 如何能做到以上這些事情?依照我的方式理解與歸納,主要靠這兩件事:(a) pattern recognition  及 (b)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a. Pattern recognition (規律辨識)     機器要做事,不可能叫他「靠直覺」、「靠本能」。機器是沒有直覺跟本能的。它的直覺跟本能就是你餵一套運算方法給它,輸入什麼 x 它就吐出什麼 y。 Garbage in garbage out — 這是唯一機器能夠運行的方式。      了解 AI 背後的邏輯就會知道,AI 其實沒有什麼魔法,就是純粹的把所有人類平時的行為拆解拆解再無限拆解,變成一條一條命令餵給機器。      這有點像舞蹈老師在教跳舞。老師跳起來是舞林高手、神乎其技。但好的老師能把動作一一拆解,把一個節拍的動作分解成二分之一拍、四分之一拍...每個節拍對到哪個動作,如果能夠講解地清清楚楚、分析地准准確確,學生經過千萬次練習,終能學起來,做到跟老師一樣。     AI  就是我們的學生,而且他是最好的學生,因為他練習千次、萬次、十萬次、十兆次都不會累、不用休息。而我們(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們)的工作,就是把我們想要機器學習的事情(說話、翻譯、辨識圖片、寫文獻摘要等等)做拆解。把一個句子拆解成一個一個的單字,把世界上所有的單字分門別類、依照關聯性建模組....把語言分析、分解成有規律的方程式,再教給機器,機器就能學習。     難就難在語言不是完全有規律可循的。語言是活的、是天天受環境、受使用...

槓桿

最近會在網路上看一些財經科普,學到了一個概念:槓桿。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槓桿就是以小博大。財務上這個概念就是,假設你有二十萬,你把二十萬投到股票市場有 10%回收,那你就賺了兩萬塊。但如果你用二十萬當頭期款買一百萬的房子,同樣賺10%你就會得到十萬塊。 同樣是手中有二十萬,但第一個例子你賺到了兩萬塊。第二個例子你賺到了五倍的十萬塊。這就是財務槓桿,以小博大。 但首先你得有那二十萬。如果沒有的話,要拿什麼來槓桿?零元的 10%,還是零元。 我最近想起兩件往事,都跟槓桿有關。 第一件是我在馬里蘭大學當 Techinical Writing 講師的時候,班上一個學生在課堂上說的話。 那是一個黑人男學生,是一個平凡中規中矩的孩子,看起來就像來自中產的家庭,行為表現也是中規中矩,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 我已經不記得前後文是什麼了。某天他有點不悅地抱怨,說以前高中的時候,他去圖書館找 SAT的參考書來讀,但圖書館的參考書都過時了。SAT是美國申請大學必考的學科測驗,所有高中生都得考。 他講這句話不是特別要引人同情或什麼的,就是純發牢騷吧!班上的同學也沒什麼反應,反正這就是人生的現實吧。It sucks, but it is what it is. 我在馬里蘭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像這樣的孩子,不是特別有錢也不是特別窮,不是特別出色但也不笨;他們對自己也沒有什麼誇大的自戀,就是腳踏實地知道自己必須有點努力,因為不會有什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我特別喜歡馬里蘭大學的那些孩子。可能因為我覺得我也是這樣的人吧。托爸媽的福有幸活得還算安逸,但也看得很清楚自己在這社會食物鏈裡的定位:大概就是得一直跑才不會被吃掉吧!那就跑吧。與其躺著一直哀怨自己長得不夠大隻,不是獅子、不是老鷹,不如就接受現實去圖書館看去年出的參考書吧!雖然過時了一年,但總比過時十年的參考書來得強,所以過時一年的參考書還是會很搶手的。如果再有辦法一點,那就找找別的圖書館、找找網路上二手的參考書。窮則變、變則通。人生有一點點的「窮」,才能激發無限的創造力。這種變通力,可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很難學會的。 有一點點「窮」的人,可能很早直覺地就知道什麼是槓桿,即使沒人教過他們這個概念。因為沒有全新的參考書,也沒有錢買全新的參考書,那只好用更少的錢當槓桿買別人舊的、畫過線的書來看,或者用自己的時間當槓桿多跑...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喜愛什麼工作?終極解答

你若看我這個部落格的網址:findcareerpassion.blogspot.com,就能知道我當初開始寫這個部落格的目的:幫助大家尋找自己的職涯熱情、找出自己喜歡的職業。 我從 2018年開始寫這個部落格。 時光回溯六年。地點:美國加州矽谷。那時我剛生完我的第一個孩子,人生第一次當媽媽。在這個節骨眼,我裸辭在 Tesla 當技術寫作員(Technical Writer)的工作,決定要在家靠網路教學影片 自學成為軟體工程師 。 這段時間非常鬱悶。因為我做了一個經濟上非常不理性的決定。沒有軟體工程的基礎、沒時間去外面上課,完全任性地想靠便宜的線上課程轉行....(如果你好奇的話,我最後 花了九個月正式轉行成功 。) 在那段寂寞的日子裡,我靠寫這個部落格自我鼓勵。想說紀錄一下艱辛心酸的日子,也許也能幫助未來的人找出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工作。 是的,我一開始寫部落格的目的並非要分享轉行的方法,因為我也不知道我的方法會不會成功。但那時的我知道的是,很多人跟我一樣,想要換工作。很多人跟我一樣,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夠有趣、不夠具挑戰、不夠適合自己。 不喜歡自己現任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這就是世界上很多、很多、很多人的問題。 我是台灣人,生長在台灣填鴨式的教育環境。我知道很多人會把自己工作上的不快樂推給父母、推給教育環境。「都是被逼的」。「沒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但外國人就都愛自己的工作嗎? 我最近在聽一本書,書名是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這本書探討的就是如何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愛、快樂的職涯。書中說到一個研究,訪問加拿大的年輕人,想得知他們認為他們有熱情的事情是什麼?結果絕大多數的人回答跳舞、曲棍球、藝術等這類比較偏向「興趣」類型的答案。試想,一個社會要如何每個人都把曲棍球、舞蹈當成職業呢? 事實上從總總方面來看, 找不出自己喜歡、有熱情的工作 應當是全球現象,尤其是好發於年輕剛出社會的人。 很久以前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叫做 Why Follow Your Passion Is Not Useful Advice 。這篇文章是歸結「 恆毅力 」這本書裡頭說一個概念:現代人已不像上個世代那樣,盲從父母做出的人生安排。但我們有因此比較快樂嗎?事實上,現代大部分的人太執著於找到「最」適合、「最」有熱...

別告訴她

最近看了這部片,意外地很感動。Awkwafina 演得很好。 Awkwafina 飾演一位在中國出生、十歲搬到美國的女孩。如今她三十歲了,因為奶奶得了癌症末期,跟全家人回中國探親。片中講了很多文化隔閡,以及「待在中國的子女」及「搬到國外的子女」之間的矛盾、嫉妒、競爭。 美國有很多故事講的是 ABC 的身分認同問題。看起來是黃種人,但從小生長於美國的小孩,覺得自己既不是黃種人也不是白人;這類電影小說很多。 至於像 The Farewell 這種,主角是十歲才來美國,對於中國有更多感情,卻又因為時間距離語言隔閡而跟老家漸行漸遠的故事,那就比較少了。這樣成長環境的孩子的身分認同又有點不一樣。她的童年跨越了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但她不全然屬於任何一邊。這樣的孩子一般稱作 third culture kid,第三文化小孩。 Third culture kid 有很多寂寞是很難被外人理解的。就像片中主角跟她媽媽說的: 「我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就是暑假到爺爺奶奶家住、在他們的花園裡玩。但十歲我們搬到了美國,我就再也沒法去爺爺奶奶家了。後來雖然回中國玩,但爺爺過世了、他們的老家拆遷了、花園消失了。一切都跟記憶中不同了。」 這段話講得真是很好。 我也算是一種 third culture kid 吧!我是出生波多黎各,小學四年級搬到台灣。後來雖然時常回到波多黎各玩,但我的感覺就是每次回去,這個我記憶中的「家」已經 move on 了,就只有我沒有move on。那個城市的人事物,大家有了新面貌、新朋友、新人生。對於住在那裡的人來說,這些改變是微小、一天一天一點一滴的累積,所以大家沒有感覺。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一群人,他們的改變都是相互影響的:你改變、我也改變,大家一起改變就沒有誰適應不了而落單的問題。 當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時,一座花園消失了,可能會傷心一下,但隨即而來的會有其他花園取代心中的缺口。這就像是每天你都對失去的小東西說 bye bye,但因為每天捨棄一點,不會需要累積到某一天變成一個 Farewell。 但對於離開的人來說,心中的花園永遠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那座花園。不管回去多少次,就算明知花園已經被拆走了,你都還在找那片不存在的花園。因為除了那記憶中寥寥的幾個東西:花園、奶奶、爺爺,不然還能找什麼? 你想要的是,讓你想念的童年能有一個圓滿的 farewell,一個 clos...

價格低、品質高的線上 coding 課程

相信大家都知道,網路上能夠自學 coding 的課程很多。但就是因為太多了,讓人不知從何選起;光是過濾這些課程本身就是一件耗時的難事。以下我列出一些選擇供大家參考: Udemy: HTML and CSS for Beginners - Build a Website & Launch ONLINE 再附上幾門我在 Udemy 上過的課;我自學轉行的知識來源就是靠這幾門課。這些課程的特色是價格低(特價期間看過低於 $20鎂)、內容充實(30小時以上的教學影片)及注重實作。 The Complete Web Developer in 2020: Zero to Mastery (這門課原本在 Udemy 上,現在換平台了) Master the Coding Interview: Data Structures + Algorithms The Complete Junior to Senior Web Developer Roadmap (2020) Complete Python Developer in 2020: Zero to Mastery The Complete 2024 Web Development Bootcamp 免費 Udemy 課程 《讓我自學轉行成為矽谷軟體工程師的唯一一堂線上課程》 直接講結論。那唯一一堂課就是 The Complete Web Developer in 2024: Zero to Mastery (當時上的是 2019 版本,但它每年都更新)。 七折折扣碼 PPP_30 九折折扣碼 FRIENDS10 追蹤我的粉絲頁一段時間的朋友,就知道我一直很推崇一位線上課程的老師 Andrei Neagoie。 我 2019年上的是他這門 The Complete Web Developer: Zero to Mastery。我那時小孩才剛出生幾個月,我沒時間去上程式語言特訓班 bootcamp(光每天要搭地鐵進舊金山這點我就不大可能達成),所以我選擇在家看線上課程。而這門課就是我自學期間 60% 的資訊來源,讓我用九個月的時間轉行找到矽谷軟體工程師的工作。 這門 Zero To Mastery 的課後來Udemy 已經沒有了。原因是 Andrei 自己創業搞自己的平台了。因為他的課程夠多(現有 76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