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十分鐘理解何謂「網頁開發軟體工程師」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職人生 】 上週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認真考慮跟我一樣轉行當軟體工程師,想要多理解我的工作內容。 很多人想要學寫 code,但未必知道會寫 code 以後能夠做什麼、有哪些工作選擇。這篇我想以淺顯的方式講解所謂的 web developer (網頁開發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到底是什麼。 首先說明一下,coding 相關的職業非常多:你可以寫手機的 app、寫網頁、開發人工智能、做金融業的預測模型、做機器人(包含工廠用來大量生產各種產品的機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等等等。太多了。程式語言存在的目的就是做自動化、減少人工作業時間,所以運用的範圍無遠弗屆。 這篇要講的只是這其中的一種職業,那就是 web developer,因為這是我現在做的,也是許多非本行的人學會寫程式語言後第一個會考慮的職業。網頁開發工程師,顧名思義就是寫網頁的人;仔細想想,現在世界上任何產品、公司都有網頁,因此網頁開發工程師的職缺非常多,再加上這是 coding 相關職業中入門門檻較低的選擇,因此市面上的「軟體工程師速成班」(coding bootcamps)大部分也都是教網頁開發。 網頁開發又分成前端工程師及後端工程師,我做的是前端。那我們的工作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都在網站上買過東西。舉個例,當你在 Amazon 上買一件毛衣的時候,你會看到毛衣的照片、看到價格、看到尺寸... 使用者看得到的這一切,都是前端工程師用 code 寫出來的。當你選擇衣服尺寸的時候,你會看到只剩下 Large,Medium 跟 Small 都沒有了。讓使用者看到剩下哪些尺碼、讓那些已經缺貨的尺碼變成不能夠選取的狀態、讓使用者在沒有選擇尺碼前不能按下一頁結帳... 凡跟使用者介面相關的東西,都是前端工程師的責任。 至於網頁上字體要多大、怎麼排版比較好看這種事,通常就有另外的 「網頁設計師」負責設計美感。工程師主要是處理邏輯的部分,像是使用者按哪一個鈕會跳到哪一頁、信用卡號碼少寫一個碼下單不能成立、如何讓已登入會員在下次登入時看得到之前放在購物車裡的商品等等。 前端工程師的工作,就是讓買家能順利的下單,買到她想要的尺寸、顏色。但網頁如何知道什麼時候 Medium 開始缺貨?又怎麼知道什麼時候紅色的毛衣又

談長期謀略 -- 由工程師日常及抗疫生活說起

年初,老闆問我今年為自己設定了什麼目標? 我說,我今年為自己設立的主題可以用一個字做代表,那就是 strategy。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開始當軟體工程師之後,我發覺 strategy 的重要性,這也改變了我看待日常生活中許多事情的方式。 好比說,上個月灣區的一陣強風來襲,我家的圍牆被吹倒了。若是以前,遇到這種事情我會很慌張,因為修理圍牆是一筆大開銷,還要考慮找尋維修工人、監工及與鄰居溝通的時間成本。但當了工程師以後,我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在解決問題,而很多的問題都是我沒有遇過或者不知道怎麼解決的。這時候慌張是沒有用的,亂拳出擊也只會把問題搞得更複雜而已。這時的當務之急反而是是先停下腳步分析問題、檢視問題的嚴重性並且擬出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解題方法。這就像以前算數學題目一樣:再複雜的問題,都可以透過將問題拆解,變成小而能夠掌握的子項目。 長期謀略應該算是我從小到大非常缺乏的一種技能。我很不會下象棋或者圍棋,因為我不太會也沒有耐心去思考三個步驟後的各種可能發展。上一篇文章我談到 Just Do It--勇往直前 ,這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反而是我比較擅長的事情,因為我內心一直有一種聲音催促著我,跟我說「再不出手就來不及了!」所以很多事情我不敢想得太仔細,反正先做再說。 我自認為我臨機應變的能力不錯,但活到了一個年紀,我發現按兵不動、長期謀略與快刀斬亂麻同等重要。我有一位很愛寫記事本的朋友,每年、每個月、每天的計畫都寫得整整齊齊。我很不喜歡做這種事情,但我開始慢慢向她看齊。就如她所言:盡人事聽天命;先設好長期目標,如果到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時,那再改變計畫就對了。 不喜歡計畫的個性,大概跟我的家庭教育有關。我的父母是在二十歲的時候移民到美國的,而我小學的時候,我們又搬回台灣。來自一個移民家庭的我,從小就學會了經常性的搬家及變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的父母親號稱搬過幾十次的家,而就連我和我先生,也曾經在搬來舊金山灣區的一年內搬了八次家。當生活有許多變動時,你只想把所有家當都留在皮箱裡,怎麼會有漆牆、買畫、佈置家裡的慾望呢?所以我到現在還是沒有買過一副畫掛在家裏過。 這樣的心情,再次地反應在現在整個世界都籠罩在 COVID-19 的日常生活中。現在的我非常難去思考年底要去那裡玩或者是否該投資什麼基金這種事情。因為明天會怎麼樣我都不知道,我要怎

五本探討「時間」的小說,陪你渡過漫漫抗疫歲月

在家工作幾天,頭腦明顯駛向文青方向。平時生活節奏太快、噪音太多,藝術魂都快要乾枯了,可見創意真的是需要在獨處中方能發酵。現在忽然之間腦中縈繞著好多本好看的小說,想推薦給大家。這幾本書的共同特色就是都探討著「獨處」、「孤獨」這個沈重黑暗的議題,但我覺得它們將「時間」的本質描繪得很真實、很美。比起無止盡的光明和彩色,我更喜歡這種貼近人生真實色調的故事。 1. Never Let Me Go 《 別讓我走 》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太悸動了。因為它是一本很文藝、作者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小說,所以我完全低估了它的戲劇張力。故事最後走向了一個我完全猜不到的方向。 因為不想破梗,所以不想說得太清楚,但對我來說,這本書探討的是孤獨與時間。因為真的寫得太動人,看完有一種想躲起來哭三天的衝動。它將「存在」的本質描繪得好真實,讓我忽然之間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存在於這浩瀚的宇宙這件事。 我也看過電影版;我覺得電影版有努力地將書的「氛圍」捕捉到,但劇情的鋪陳上卻沒有將高潮帶出來,有點令我失望。 2. Into The Forest  ( 博客來連結 ) 這本講的是一對姊妹在環境問題造成的末日來臨時,獨自生活在北加州的紅樹林的生存故事。 這對姊妹除了自種蔬果以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妹妹每天會讀百科全書裡的一頁。她不敢讀得太快,怕看完會沒事做。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劇情,就是姊姊被強暴後生了一個孩子,是妹妹靠百科全書裡的知識幫她接生的。但姊姊產後乳腺發炎沒有奶餵小孩,妹妹生理的生存機制啟動,竟然在聽到孩子哭聲的時候產生了乳汁。 這本書寫得很美,講的是人與人最親密的情感,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關係。它將人類面對困境時的各種恐懼、自私、愚蠢、恐慌、後悔以及無所不在的勇氣、智慧、原諒及互相幫助寫得不卑不亢、無微不至,將人一生的美麗與哀愁刻畫入骨。 3. 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  ( 博客來連結 ) 這是一本微妙的小說;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但我也認識很多人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小說的主角太反社會性人格、太黑暗。故事的背景是一對姐妹住在很大的豪宅裡,但他們因為一些家族的負面新聞(姐姐被懷疑毒死全家人),所以遭到整個城鎮的排擠與惡意相待。 這對姐妹過的生活其實跟我現在非常類似!舊金山灣區宣布所有人強制居家隔離

Just do it(放手嘗試吧,你已經準備好了)

今早在 矽谷阿雅  的版看到她分享一句書上看到的話:「開始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動手做,而不是學習怎麼做。」她表示,許多讀者遲遲沒有開始一件事情,常是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例如說某讀者為了想當產品經理,考慮先讀數據分析,但事實上這個人已經是工程師了,工程師本身也有一大堆人轉產品經理,所以為何不直接 "just do it"? 對於阿雅的這個觀察,我點頭如搗蒜。真的太多人缺乏 "just do it" 的精神了。很多事情你以為你還沒準備好所以不敢嘗試 -- 但你是真的還沒準備好,還是只是找藉口延遲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我也分享我自己的一個小故事,關於這種懷疑自己「還沒準備好」的心情。在我剛到美國讀「小說創作」碩士(Creative Writing MFA)的時候,我在英文系系辦當前台接電話、回覆學生 email、處理學生文件的「櫃台小姐」;我以研究助理身分做這個工作,藉此減免所有學費及賺取生活費。這份工作我做得誠惶誠恐,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美國賺錢。雖然我的英文能力沒有問題,但我的同事、老闆以及服務的八百多位學生、一百多位教授,都是讀英文文學的學士、碩士、博士;我忽然對於我說出來的每一個單字的發音、使用的文法都非常地焦慮,害怕自己說錯。而和我一起共事的同事們也不是都那麼地友善。 我們辦公室除了我及另一位櫃檯助理、兩位上司,就是擔任這辦公室裡最重要職務的五個人: academic advisors。Academic advisors 在美國各個科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就像是台灣大學裡的「導師」,提供學生選課建議、幫助學生做未來職涯方向選擇、課程學業輔導等(例如幫助學生決定是否退選某一門課、轉系、出國當交換學生)。我們英文系的 Academic advisors  大多由博士候選人擔任。雖然這些 academic advisors 跟我們擔任前台的碩士生們一樣是做研究助理,但某些人卻刻意地營造出無形的階級差別,令人有些難受。例如說,美國四月份有一個「秘書日」,而在那天,某位 academic advisor 就送了我們前台的人各一盆盆栽。那時我其實沒有多想,但另一位前台助理(土生土長的白人)立即微笑卻話鋒銳利地說:「我才不是妳的私人秘書呢!」 但我們還真的像是那些博士生們的私人秘書,因為當他們各有各的辦工室

兩本書探討「你認為的天經地義並非理所當然」

人類大歷史"Sapiens" 很可能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非小說類書籍。 作者由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顛覆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說,你覺得自由與平等是值得追求的事情嗎?你認為擁有自由與平等一定是一件好事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毫無猶豫的回答「是!」但其實自由與平等是法國大革命以後才普及化的一種價值觀。也就是說,所有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就連最基本的道德觀、對與錯,都是定義在我們身處的環境與時代之上。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另一本書 "Quiet" 「 安靜,就是力量 」 。這本書探討美國、乃至於整個西方世界,是如何將「外向性格」視為絕對的美德,而將「內向」近乎歸類成一種疾病。在美國的當今社會裡,任何人都想成為健談、活潑、自信、擁有交際手腕的一個人。有大量的影片、書籍、文章,都是教導人們如何在群體之中大聲說話、將鎂光燈聚集在自己身上;我們被教導唯有「外向」才能脫癮而出、得到工作機會、贏得升遷、擁有美好的人生。 但美國一直都是個外向的社會嗎? Quiet 的作者一樣從歷史的角度探討一個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如何隨著時代改變。1920 年以前,美國是農業社會,大部分的人一輩子不需要跟陌生人說話;你可能一生只會認識家人及幾位鄰居。1920 年後,美國慢慢成為商業社會,大量的商品及商機帶動 door-to-door salesmen 這種挨家挨戶銷售人員的職業。在那個時代,會說話、能說服他人,你就能夠翻身致富;IBM 的工程師不需要有多厲害的技術能力,反而有沒有銷售、社交手腕才是公司最重視的事情。 至今日,美國還是沿襲這種外向至上的價值觀:一個成功的人不只是說話大聲、敢說而已,你還要有個人魅力、幽默、像個明星般亮眼、繽紛。但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這麼看重這種聚集群眾目光的能力。在東方社會,許多人還是有種根深蒂固的概念,認為過於口若懸河、浮誇、愛表演的人必然不那麼值得被信賴。許多北歐國家因為人口稀疏,也非常「內向至上」,喜愛獨處勝過狂歡喧嘩。 回到一開始提及的「自由與平等」,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在書中說,這兩個我們現代人視為最重要的價值,其實是難以並存的。他舉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做例子:民主黨重視平等,認為任何人無論貧富貴賤都該有看醫生、受教育的基本人權;共和黨則認為,如果人人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