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幾天,頭腦明顯駛向文青方向。平時生活節奏太快、噪音太多,藝術魂都快要乾枯了,可見創意真的是需要在獨處中方能發酵。現在忽然之間腦中縈繞著好多本好看的小說,想推薦給大家。這幾本書的共同特色就是都探討著「獨處」、「孤獨」這個沈重黑暗的議題,但我覺得它們將「時間」的本質描繪得很真實、很美。比起無止盡的光明和彩色,我更喜歡這種貼近人生真實色調的故事。
1. Never Let Me Go 《別讓我走》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太悸動了。因為它是一本很文藝、作者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小說,所以我完全低估了它的戲劇張力。故事最後走向了一個我完全猜不到的方向。
因為不想破梗,所以不想說得太清楚,但對我來說,這本書探討的是孤獨與時間。因為真的寫得太動人,看完有一種想躲起來哭三天的衝動。它將「存在」的本質描繪得好真實,讓我忽然之間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存在於這浩瀚的宇宙這件事。
我也看過電影版;我覺得電影版有努力地將書的「氛圍」捕捉到,但劇情的鋪陳上卻沒有將高潮帶出來,有點令我失望。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太悸動了。因為它是一本很文藝、作者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小說,所以我完全低估了它的戲劇張力。故事最後走向了一個我完全猜不到的方向。
因為不想破梗,所以不想說得太清楚,但對我來說,這本書探討的是孤獨與時間。因為真的寫得太動人,看完有一種想躲起來哭三天的衝動。它將「存在」的本質描繪得好真實,讓我忽然之間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存在於這浩瀚的宇宙這件事。
我也看過電影版;我覺得電影版有努力地將書的「氛圍」捕捉到,但劇情的鋪陳上卻沒有將高潮帶出來,有點令我失望。
2. Into The Forest (博客來連結)
這本講的是一對姊妹在環境問題造成的末日來臨時,獨自生活在北加州的紅樹林的生存故事。
這對姊妹除了自種蔬果以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妹妹每天會讀百科全書裡的一頁。她不敢讀得太快,怕看完會沒事做。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劇情,就是姊姊被強暴後生了一個孩子,是妹妹靠百科全書裡的知識幫她接生的。但姊姊產後乳腺發炎沒有奶餵小孩,妹妹生理的生存機制啟動,竟然在聽到孩子哭聲的時候產生了乳汁。
這本書寫得很美,講的是人與人最親密的情感,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關係。它將人類面對困境時的各種恐懼、自私、愚蠢、恐慌、後悔以及無所不在的勇氣、智慧、原諒及互相幫助寫得不卑不亢、無微不至,將人一生的美麗與哀愁刻畫入骨。
3. 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 (博客來連結)
這是一本微妙的小說;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但我也認識很多人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小說的主角太反社會性人格、太黑暗。故事的背景是一對姐妹住在很大的豪宅裡,但他們因為一些家族的負面新聞(姐姐被懷疑毒死全家人),所以遭到整個城鎮的排擠與惡意相待。
這對姐妹過的生活其實跟我現在非常類似!舊金山灣區宣布所有人強制居家隔離,只能出門買生活必需品或從事必要活動(如看醫生、幫車子加油)。如果偶爾出門,我也不敢與他人靠太近。而這本書裡的這對姐妹,卻是因為遭受他人嚴重的排擠(出門會被罵、被打、還有許多商家不肯賣東西給他們),因此除了必要性的購買生活必需品,她們完全足不出戶。
這本書真正迷人之處,在於它以妹妹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口吻:她有一種非常獨一無二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時候嚴重偏離事實本身,卻又迷人。她懼怕這個世界,卻又憎恨這個世界;她既是世界的受害者、無助、軟弱,但又從她對於周遭的人的強烈恨意中獲得無比力量。
這本書同樣有電影版,我認為拍得很不錯,把精髓抓到了。但很多東西還是只有文字表現得出來。
4. The Shining (博客來連結)
其實沒有看過小說,只看過電影,但我最近想起這部 Stephen King 原創小說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故事就是在講 cabin fever,也就是長期被關在一個空間裡時產生的精神問題,如多疑、被害妄想、幻覺、神經衰弱。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部電影。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一對鬼雙胞胎女孩站在常常走廊的盡頭。
我不知道這種時候看這樣的電影是不是一個好選擇,但 Stephen King 的小說真的可以消遣蠻多時間的,看一看就會放不下來。
5. The Hours 《時時刻刻》
這是我少數很愛的小說中,我認為電影版比小說更好看的。小說也是好看,但電影版我看過更多次。
這本書的主題,就是標題的「時間」。這本書以穿插的方式講述三個不同年代、彼此不相識的女主角的故事。這三位女主角都感到家庭生活的瑣碎使他們難耐、近乎窒息;她們都想在日復一日、時光無盡的流逝中找出意義。她們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解決「與時間共處」這個問題:或許是忍耐、或許是接受、或許是以極端的方式尋求擺脫,但這些不同的選擇便定義了她們的一生。每一個人的一生、每個人的時光都是微不足道的;或許只有三個人的故事放在一起看的時候,時間才有那麼一點意義。
這本書裡頭充滿讓我印象深刻的句子:
“I remember one morning getting up at dawn. There was such a sense of possibility. You know, that feeling. And I... I remember thinking to myself: So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 this is where it starts. And of course there will always be more...never occurred to me it wasn't the beginning. It was happiness. It was the moment, right then.”
“But there are still the hours, aren't there? One and then another, and you get through that one and then, my god, there's another.”
“There is just this for consolation: an hour here or there, when our lives seem, against all odds and expectations, to burst open and give us everything we've ever imagined , though everyone but children (and perhaps even they) knows these hours will inevitably be followed by others, far darker and more difficult. Still, we cherish the city, the morning, we hope, more than anything, for more. Heaven only knows why we love it so.”
這本講的是一對姊妹在環境問題造成的末日來臨時,獨自生活在北加州的紅樹林的生存故事。
這對姊妹除了自種蔬果以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妹妹每天會讀百科全書裡的一頁。她不敢讀得太快,怕看完會沒事做。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劇情,就是姊姊被強暴後生了一個孩子,是妹妹靠百科全書裡的知識幫她接生的。但姊姊產後乳腺發炎沒有奶餵小孩,妹妹生理的生存機制啟動,竟然在聽到孩子哭聲的時候產生了乳汁。
這本書寫得很美,講的是人與人最親密的情感,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關係。它將人類面對困境時的各種恐懼、自私、愚蠢、恐慌、後悔以及無所不在的勇氣、智慧、原諒及互相幫助寫得不卑不亢、無微不至,將人一生的美麗與哀愁刻畫入骨。
這是一本微妙的小說;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但我也認識很多人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小說的主角太反社會性人格、太黑暗。故事的背景是一對姐妹住在很大的豪宅裡,但他們因為一些家族的負面新聞(姐姐被懷疑毒死全家人),所以遭到整個城鎮的排擠與惡意相待。
這對姐妹過的生活其實跟我現在非常類似!舊金山灣區宣布所有人強制居家隔離,只能出門買生活必需品或從事必要活動(如看醫生、幫車子加油)。如果偶爾出門,我也不敢與他人靠太近。而這本書裡的這對姐妹,卻是因為遭受他人嚴重的排擠(出門會被罵、被打、還有許多商家不肯賣東西給他們),因此除了必要性的購買生活必需品,她們完全足不出戶。
這本書真正迷人之處,在於它以妹妹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口吻:她有一種非常獨一無二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時候嚴重偏離事實本身,卻又迷人。她懼怕這個世界,卻又憎恨這個世界;她既是世界的受害者、無助、軟弱,但又從她對於周遭的人的強烈恨意中獲得無比力量。
這本書同樣有電影版,我認為拍得很不錯,把精髓抓到了。但很多東西還是只有文字表現得出來。
其實沒有看過小說,只看過電影,但我最近想起這部 Stephen King 原創小說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故事就是在講 cabin fever,也就是長期被關在一個空間裡時產生的精神問題,如多疑、被害妄想、幻覺、神經衰弱。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部電影。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一對鬼雙胞胎女孩站在常常走廊的盡頭。
我不知道這種時候看這樣的電影是不是一個好選擇,但 Stephen King 的小說真的可以消遣蠻多時間的,看一看就會放不下來。
5. The Hours 《時時刻刻》
這是我少數很愛的小說中,我認為電影版比小說更好看的。小說也是好看,但電影版我看過更多次。
這本書的主題,就是標題的「時間」。這本書以穿插的方式講述三個不同年代、彼此不相識的女主角的故事。這三位女主角都感到家庭生活的瑣碎使他們難耐、近乎窒息;她們都想在日復一日、時光無盡的流逝中找出意義。她們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解決「與時間共處」這個問題:或許是忍耐、或許是接受、或許是以極端的方式尋求擺脫,但這些不同的選擇便定義了她們的一生。每一個人的一生、每個人的時光都是微不足道的;或許只有三個人的故事放在一起看的時候,時間才有那麼一點意義。
這本書裡頭充滿讓我印象深刻的句子:
“I remember one morning getting up at dawn. There was such a sense of possibility. You know, that feeling. And I... I remember thinking to myself: So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 this is where it starts. And of course there will always be more...never occurred to me it wasn't the beginning. It was happiness. It was the moment, right then.”
“But there are still the hours, aren't there? One and then another, and you get through that one and then, my god, there's another.”
“There is just this for consolation: an hour here or there, when our lives seem, against all odds and expectations, to burst open and give us everything we've ever imagined , though everyone but children (and perhaps even they) knows these hours will inevitably be followed by others, far darker and more difficult. Still, we cherish the city, the morning, we hope, more than anything, for more. Heaven only knows why we love it so.”
(「唯有這件事撫慰著我們:偶然的一個時刻,當我們的人生,排除萬難、不可思議地展延開來而給予我們我們所能想像的一切。但所有人都知道-- 就連孩子恐怕也知道-- 這些時刻將緊跟隨著其他更黑暗而艱鉅的時刻。儘管如此,我們依舊眷戀城市、眷戀早晨;我們希望,如此地希望,擁有更多。天曉得我們為何如此眷戀這一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