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9的文章

I Am Enough (我就是最好的我)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 「 脆弱的力量 」這本書裡,引用了另一本書 "The Soul of Money" 裡的一段話。我就不逐字翻譯了,但內容大意是: 「我們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是『我還沒睡飽』。下一個念頭是『我今天的時間不夠用』...在我們還沒有從床上坐起來、腳未著地之前,我們就已經感到落後、不足、失敗、欠缺。等到晚上睡覺時,我們的頭腦還拼命地想著一整天那些沒有完成、沒有做到的事情。睡夢中我們繼續被這些想法壓著,直到再次起床陷入無止盡『不足』的惡性循環...」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我不太確定中文要怎麼翻譯 "I Am Enough"。英文這一句話的意思可以泛指 I am good enough, I am beautiful enough, I am smart enough, I am hard-working enough...總之,就是「盡力的我就是最好的我」的一種概念。 為什麼我想要寫這篇文章?因為進入為人母年齡層的我,不但看見身邊朋友一個個陷入「事業家庭蠟燭兩頭燒」的痛苦之中,也在我自己身上慢慢看見我母親當年的影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影子呢?那就是英文常說的 mommy guilt,每一位媽媽都理解的一種「愧疚感」。每一位媽媽都理解這種感覺:上班的時候對家庭感到愧疚,準時(或提早)下班回家的時候對上司、同事感到愧疚;就算是全職在家照顧小孩,也對於沒有賺錢、分擔家庭支出感到愧疚。或許還衍生出更多版本:對父母愧疚、對公婆愧疚、對朋友兄弟姊妹感到愧疚...總之,不管做了多少事情、每天有多累,哪怕已經把化妝、保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犧牲了,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要更加油才行。 在我考上台大的那一年,我媽媽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記地很清楚,因為我聽得一頭霧水。她說:「還好妳大學考得不錯,我覺得真是鬆了一口氣。」 「什麼意思?」我不解地說。 「當初我執意把你們從國外帶回來台灣,其實我很害怕,因為我不知道你們會發展地怎麼樣?會不會比你那些留在國外的親戚差?但現在我可以說妳也沒有輸別人,對於妳爸爸那邊的人,我也不用感到愧疚了。」 聽到我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是多麼地不可置信!我媽媽是什麼樣意氣風發、有自信的女人,竟然會在意別...

【人生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問題:工程師 vs 設計師

有一位讀者寫信給我。信中,看得出來他非常地焦慮,但我很感謝他很有勇氣地把他所有的想法誠實地分享,因為我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人跟他一樣,為「如何選擇」感到焦慮恐慌。因為他的信很長,以下是我節錄的重點: 「我是一位24歲的男生。從小到大很喜歡物理、數學,所以跟哥哥選了一樣的材料系就讀。大三那年,我才思考『未來真的要當材料工程師嗎?如果做這個我要怎麼發揮我的創意?』 我從小學習畫畫,喜歡這些視覺、設計的東⻄。在我們這一代,世界上許多厲害有成就的人都說要做自己熱愛的事才會成功,所以我去了解了工業設計。乍看之下工業設計像是結合科技與設計的一個領域。我報名了補習班,就這樣補了一年。 直到大四,大家真的卯起來準備考材料所時,我不禁想了想,覺得材料對我來說是一個沒有很喜歡也不排斥的領域。材料工程師一畢業就可以賺到很不錯的薪水。大家都知道設計的薪水平均沒有很高,生態也和理工科完全不一樣。大學最後一個暑假我平日補材料所、假日補設計所。我不覺得累,只是覺得這樣猶豫不決很不好,但爸爸說可以兩個都考上再來決定啊! 考前三個月,我選擇了專心準備 設計研究所(因為投資的時間較長) ,最後順利考上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進來碩一就讀時,很多課都很新鮮,也很有趣,但似乎對未來有各種不確定性,那時候想說碩一讀完後再決定要不要考回材料所。其實從我決定考設計所到現在已經碩二了,我都沒有打從心裡說服自己以後要走設計!因為我心中有太多不確定,所以無形中浮出以下的問題:設計真的賺得到錢嗎?工程師比較輕鬆又可以有必較高的社經地位?!工程師可以直接拿文憑找到好工作,賺平均較高的薪水!我的大學同學都材料所畢業了,我的學長也已經在科技業工作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工作品質不錯,還可以常常出差、環遊世界。 這兩年我一直活在焦慮中,覺得自己沒有像大學同學一樣好好地讀個材料碩班,想去玩就去玩,之後就可以去科技業賺錢。每次起床後一張開眼就會想到底要不要回去考材料所,又或是我看到同學的發文分享生活與工作,就又會掉入思考回圈。進來設計後,有時候的確覺得蠻有趣的,但了解更多後會想說有真的喜歡到可以接受業界的殘忍嗎?有真的喜歡到可以忽略比較低的薪資和業主老闆的無限修改、壓榨或是對設計的不尊重嗎? 我希望未來的工作可以讓我發揮科技和設計的能力。曾經想過要不要再去國外讀一個設計碩士或是資工碩士,這樣可...

我讀「脆弱的力量」-- 談「男人的脆弱」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 你一定聽過某些男人,失業六個月了,但他還是每天穿西裝打領帶地出門,因為他實在開不了口向太太及孩子們承認這件事。他持續偽裝自己的理由,可能有兩個: 一、或許他覺得他讓家人們失望了,竟然不能扮演好扶養一家人的重要角色。 二、或許他對於自己被革職這件事感到非常羞恥,因為這不就代表他的能力不如其他同事嗎? 不管是第一個或第二個理由,這個男人根深蒂固地將自我價值與他的工作能力、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綁在一起,所以要他赤裸地呈現在家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他殘敗、落魄的一面真的太痛苦了,痛苦到他寧可偽裝、寧可一人承受失業之苦也不願說出來。 但你有想過這男人偽裝自己,可能還有第三個理由嗎? 這篇文章中,我要就 Brene Brown 寫的「 脆弱的力量 」這本書中關於「男人的脆弱」這個主題做討論。 Brene Brown是一位社工學家,她  TED talk 上的演講 ,有好幾千萬的點閱率。為何 Brene Brown 主張人必須勇敢面對自己脆弱的那一面呢? 脆弱 (vulnerability),與「羞恥感」(shame) 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討厭羞恥感。羞恥感是一種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的感受。羞恥感是想要躲得遠遠的,因為你始終相信,假如讓身邊的人看見「真正的你」,發現你肚子上的肥肉、發現你很笨、很懦弱、童年經歷過家暴、曾經整形、失業了等等等,別人就不可能愛你了。因為你總是害怕被人發現「真正的你」、你那最脆弱、未結痂的傷口,於是你害怕與人親近,但這使你落入孤獨與痛苦之中。這就是為什麼有勇氣展現自己脆弱的那一面那麼重要,因為只有當你願意面對那些讓你感到羞恥的事情,跟信任的人承認:「是的,我失業了」、「是的,我小時候家裡窮到沒有鞋子穿」,你才能從創傷中走出來,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回到一開始那個失業男子的例子。起初 Brene Brown 在做關於「脆弱」的研究時,她只研究女人,因為她認為女人比較容易掉入這種「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自信心低落的問題中。但她開始研究男人之後,發現男人其實和女人一樣,內心存在著許多不敢說出來的事情,就像不敢開口承認自己失業的男子,他只能天天上咖啡館投履歷,獨自在「我真是沒有用」的痛苦中打滾,下班再...

開啟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 很感謝一些讀者願意和我分享,讓我知道我的文章對於他們有一些激勵與啟發。想聊一下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 我的粉絲頁命名為「工程師作家的轉職人生」,因為我人生中的兩次轉職,第一次是從土木工程轉去讀小說創作,第二次就是現在自學寫程式。但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既不是要說服大家去當工程師,也不是要說大家得立刻拋下一切開始寫書。很多時候,人生有許多的不得已,使得我們必須找到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使得追夢之路格外漫長。 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是因為我跟大家一樣,對於「改變」總有很多的擔憂與害怕,但我由衷地相信,當我們可以找到心中的「勇氣」正面迎接我們最害怕的那些事情時,我們的人生是比較快樂的。 勇氣是什麼?勇氣也許是跟自己承認「這是我心中真正的夢想。說出來可能會被大家笑死,但我再也不要欺騙自己了。」 勇氣也許是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做一些小小的嘗試。例如,你很羨慕舞者,但你從來不敢去學跳舞。終於,你吃了鎮定劑又灌下一杯酒後,冒著冷汗踏進了舞蹈教室。這個過程不怎麼瀟灑,但當你上完你人生中第一堂舞蹈課後,你會快樂很多,因為你終於面對了你最害怕的那件事。 勇氣也許是看著身邊的人比你成功、比你更快抵達你想去的地方,但你跟自己說:沒有關係,就算我走得比較慢,總有一天我也會到達那裡。 千言萬語,不如我女兒的童書 (Be Brave, Little One) 裡這段話,最能代表我寫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 Be brave to begin, to listen inside (願你有勇氣啟程,面對內心) To the voice of your heart, so truthful and wise (聆聽心中那最誠實與有智慧的聲音) How far will I go? What things will I be? (我能走多遠?我能做哪些事情?) When I get to choose what brave is to me (我要自己定義「勇氣」對我而言,獨特的意義) Be brave to step up and try something new (願你鼓起勇氣嘗試新的事物) Be brave to step...

想學寫程式的我,是否太笨了?(探討先天條件 v.s. 後天努力)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 學寫程式以來,我最常 google 的問題不是如何運用資料庫結構,也不是哪個程式語言有什麼樣的特性。我最常查詢的問題是 “Am I too stupid to learn how to code?” (以我的智商,可以學得起來怎麼寫程式嗎?) 寫程式所要運用的邏輯思考方式,常讓我感到很挫折,因為對我而言,要以電腦、機器的角度思考問題非常不直覺。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今天有兩個單字: flower 與 flyer,你問我它們的差別在哪裡,我馬上可以跟你說 fl 一樣、最後的 er 也一樣,只有中間的字母 “ow” 跟 “y” 不同。但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看出這個差別?當我要寫程式命令電腦做和我一樣的事情,去判別兩個英文單字之間的差別時,我發現人腦一秒鐘可以完成的事情,要把它分解成許多易懂的邏輯步驟說明給機器聽,是多麼奇怪的事。 每當遇到這種挫折,我不禁會想到我從小到大的數理能力,到底夠不夠用?我不是那種看到數學就害怕的人,但距離數理資優班蠻遙遠的。這時候我就會轉頭問我那位靠自學成為軟體工程師的老公,「你覺得是不是要很聰明的人,才有辦法學會怎麼寫程式?」 我的老公是一個很自律、很努力的人,因此他千遍一律的答案都是「不用。就是要多練習而已。」 但我還是難以被說服。在我的觀念裡,一個人的天資是非常重要的,而我明白我的天資落在哪裡。我從小就很喜歡報考各種智力測驗,因此我非常清楚我不是天才。 我們這輩子能做什麼樣的事情,是否天生就注定好了?像「美麗新世界」那本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樣,是否只有基因等級 A 的人才配做最高級的工作、基因等級 B的人做次重要的工作、至於基因等級落在 F的人只能做最低階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到「固定型思維」與 「成長型思維」 這兩個名詞,是在 Angela Duckworth 的書 【 恆毅力 】( Grit ) 裡頭。簡單而言,「固定型思維」主張人的天份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你天生有音樂細胞就是有音樂細胞,沒有的話最好從一開始就別浪費時間碰樂器。「成長型思維」主張的恰恰相反。成長型思維的世界裡,不但勤能補拙,而且勤奮還能讓一個人從本質上變得「沒那麼笨拙」。 認識「固定型思維」與 「成長型思維」的差別...

如果你沒有勇氣追求夢想,先去擴展你的視野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 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 我在美國有一個好朋友,生長在非常保守的家庭。他們家一天的作息圍繞著嚴謹的宗教習俗,吃的東西也因為有許多禁忌只能在家準備,因此在上大學離家以前,我朋友從來沒有在外面的餐廳吃過飯。 在她總算體驗到家裡以外的食物後,才了解到世界上的食物種類原來那麼多元。這給了她勇氣第一次到電影院看電影。她從小在家是被禁止看電視的;終於遠離父母監視的她,決定從十年前的流行歌曲、電視劇開始看,拓展她對世界的認知,跟上了身邊人聊天的話題,交友圈漸漸拓展。她原本的世界只有家庭和宗教這兩個絕對不允許違背的真理,而她十八歲以前的生活圈裡,每個人也都是對家庭和宗教完全地尊崇;但隨著她的視野愈來愈寬廣,她發現了許多她以前根本不敢多想的事情,例如她父親雖然要她讀醫,但她其實喜歡的是文學。 在她即將大學畢業時,她的父母像許多他們生活圈裡的父母一般,為她指定了一個她完全沒有見過的丈夫。在雙方父母的監督下,我的朋友及她被指定的丈夫完成了求婚、交換戒指儀式,開始籌辦半年後的婚禮。 但我的朋友不愛那個男人,那個男人對她也沒有感情。朋友每天戴著戒指愁眉苦臉的。這時身邊的同學跟她說「妳一定得推掉這場婚姻,不然妳會後悔一輩子!」 我的朋友掙扎了很久,畢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她從小到大認定的唯一人生道路。如果抵抗她的父母,她會再也回不了家門,連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們也會唾棄她。但同時地,她想到了世界上各個角落有那麼多人,都是擁有自己選擇伴侶的權利,為什麼她不行?她愛她的家人及她生長的環境,但這時的她已不是原本那個以管窺天的她了。她知道世界比她想像中地大;她不需要一輩子依附著家人和宗教才能生存下去。最後她真的丟下了戒指,推掉了這檔婚姻;雖然她不能得到家人的諒解,但她從此獲得了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我的朋友能夠這麼做,是因為她的新視野讓她看見了人生其他的可能、那些她以前不知道存在的可能。而這些可能帶給了她希望和勇氣去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 無知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真正的無知,是連你錯過了什麼你都不知道。我們的人生的寬度,完全侷限於我們的視野,因為我們如何能夠去追尋那些我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事情? 我自己的人生也有過許多經驗,讓我深深體會一個人的視野是多麼地重要。 二十四歲以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