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讀者寫信給我。信中,看得出來他非常地焦慮,但我很感謝他很有勇氣地把他所有的想法誠實地分享,因為我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人跟他一樣,為「如何選擇」感到焦慮恐慌。因為他的信很長,以下是我節錄的重點:
「我是一位24歲的男生。從小到大很喜歡物理、數學,所以跟哥哥選了一樣的材料系就讀。大三那年,我才思考『未來真的要當材料工程師嗎?如果做這個我要怎麼發揮我的創意?』
我從小學習畫畫,喜歡這些視覺、設計的東⻄。在我們這一代,世界上許多厲害有成就的人都說要做自己熱愛的事才會成功,所以我去了解了工業設計。乍看之下工業設計像是結合科技與設計的一個領域。我報名了補習班,就這樣補了一年。
直到大四,大家真的卯起來準備考材料所時,我不禁想了想,覺得材料對我來說是一個沒有很喜歡也不排斥的領域。材料工程師一畢業就可以賺到很不錯的薪水。大家都知道設計的薪水平均沒有很高,生態也和理工科完全不一樣。大學最後一個暑假我平日補材料所、假日補設計所。我不覺得累,只是覺得這樣猶豫不決很不好,但爸爸說可以兩個都考上再來決定啊!
考前三個月,我選擇了專心準備設計研究所(因為投資的時間較長),最後順利考上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進來碩一就讀時,很多課都很新鮮,也很有趣,但似乎對未來有各種不確定性,那時候想說碩一讀完後再決定要不要考回材料所。其實從我決定考設計所到現在已經碩二了,我都沒有打從心裡說服自己以後要走設計!因為我心中有太多不確定,所以無形中浮出以下的問題:設計真的賺得到錢嗎?工程師比較輕鬆又可以有必較高的社經地位?!工程師可以直接拿文憑找到好工作,賺平均較高的薪水!我的大學同學都材料所畢業了,我的學長也已經在科技業工作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工作品質不錯,還可以常常出差、環遊世界。
這兩年我一直活在焦慮中,覺得自己沒有像大學同學一樣好好地讀個材料碩班,想去玩就去玩,之後就可以去科技業賺錢。每次起床後一張開眼就會想到底要不要回去考材料所,又或是我看到同學的發文分享生活與工作,就又會掉入思考回圈。進來設計後,有時候的確覺得蠻有趣的,但了解更多後會想說有真的喜歡到可以接受業界的殘忍嗎?有真的喜歡到可以忽略比較低的薪資和業主老闆的無限修改、壓榨或是對設計的不尊重嗎?
我希望未來的工作可以讓我發揮科技和設計的能力。曾經想過要不要再去國外讀一個設計碩士或是資工碩士,這樣可以在國外工作發展也比較好!
我現在有跟朋友一起創業,擔任團隊裡的 Co-founder 兼設計師。去年暑假去了矽谷的新創加速器受訓。這些是看起來很棒,但有時候會覺得我要怎麼學習或改變才能增加不可取代性,在未來開出自己的一片天?
2019七月開始,我就要專心跟老師研究做論文。想說可以在七月的時候去考材料所,剛好可以在明年設計畢業時接著讀材料所,但這樣讀出來就27歲了,而且這要放下所有現在在做的事。這樣會不會浪費了這兩到三年的時光?」
————————————————————————————————————————
以下是我的回覆:
首先,再次感謝你勇敢地分享你的心路歷程。我很確定,世界上和你有類似焦慮的人非常地多,因為我也曾經如此。更準確地說,現在的我仍然常常如此,為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感到焦慮。
我想你已經知道了,沒有人有辦法告訴你你該怎麼做。人生不是考試,所以沒有正確答案,甚至沒有「安全的」答案。不管你怎麼選,都有風險,而且那些風險很可能不只是少賺一點錢、多加一點班或者對工作不感興趣而已。那些風險可能牽扯到人生中更殘酷的事情、更無法控制的事情,但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就只能就現有的資訊做一個決定了。
在我當 technical writer 的三年中,我一直思考我職涯的下一步是什麼。是繼續往 technical writer 之路走下去,以後當個主管嗎?有些同事轉去當專案管理師,我覺得那也很適合我。或者做供應鏈管理吧!這塊我應該也很有興趣。或者人資呢?在公司內部,由一個部門轉到另一個部門,機會比想像中多(至少在美國),只是你的目標必須明確,才能主動爭取機會。為了釐清我的目標,我在 Tesla 內部和一些朋友成立了一個 mentorship program,讓同事們定期聚會,互相諮詢,互相當彼此職涯上的導師。我認識了很多不同部門的 VP、directors、mangers,透過和他們的聊天,我試圖理解自己適合什麼工作。很多時候我和 mentors 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我想要換一個不同的工作,但我不知道我適合什麼。」
mentor:「你對什麼有興趣?我可以跟你分享那個職位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我:「嗯,我對寫作很有興趣,但我也希望能多用到一點我的數理分析能力,但我對於幫
助他人也很熱衷...」
mentor:「嗯,那你比較想往哪個方向走呢?你跟我說你對什麼職位有興趣,我可以介紹
人給妳認識。」
我:「嗯,我對寫作很有興趣,但我也希望能多用到一點我的數理分析能力,但我對於幫
助他人也很熱衷...」
mentor:「嗯,那你比較想往哪個方向走呢?你跟我說你對什麼職位有興趣,我可以介紹
人給妳認識。」
經過無數這樣的對話後,我終於覺悟一件事:那就是就算我有一百個 mentors,除非我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然沒有人能夠幫助我。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我到底下一步該怎麼走,因為沒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但相對的,如果可以清楚地說出我想要什麼,願意幫助我的人倒是很多。
但還是有一位 mentor 給了我不錯的建議,關於如何找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跟我說,與其憑空想像我可能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我其實可以以一個學徒的身分,跟在別人身邊觀摩,實際做做看那個工作,我就知道到底適不適合我了。因為她的這個建議,我跟我的老闆說我想要跟在組上機械工程師身邊觀摩學習,我也真的當了一位「機械工程師學徒」三、四個月的時間,從中理解其實我想要做的那些「數理分析」、「解決問題」,就是當工程師最適合我。
「唯有實際做做看才知道喜不喜歡」這個概念,其實在 Grit (【恆毅力】)這本書中也有深入地討論。作者 Angela Duckworth 說,很多人被電影或媒體誤導,以為那些成功名人都是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例如我們可能以為某位名廚從第一次下廚房就確立了自己此生要貢獻於美食界。但事實是大部分的人都是經過無數試誤法,換過一個又一個人生志向後,才走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所以說,嘗試一件事情過後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那件事是非常正常的—這就像沒有實際跟一個人交往之前,要怎麼知道適不適合呢?
如果將選擇人生志向與談戀愛做對比,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沒有最好的選擇」。我是不相信有真命天子這種東西的;我覺得兩個人如果契合度有 50 分,就有機會可以磨合成適合彼此的對象。同樣的,適合我的職業有很多很多,但終究我一次只能選擇一個。如果我選擇了與我契合度 60分的那個,之後我卻發現另一個職業跟我的契合度有 75分之高,我要為了之前的選擇後悔嗎?我想是沒有必要的。在茫茫職業海中,適合我的職業搞不好有五百個,我不可能選一個就為其他四百九十九條沒選擇的路難過。既然有五百個適合我的工作,那我只要選到了其中任何一個,那就已經很幸福了,就不需要拘泥於是否選到了「最」適合我的那個了。
Grit 這本書中還有一個概念對我很有幫助: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應該只會有一個「終極目標」。這個終極目標之下我們會有許多次目標,次目標底下再無限衍生到更小的計畫等等。但最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指向我們心中訂定的那個終極目標,而那個終極目標就像指南針一樣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當初看到書中這一段時,我就花了幾個小時畫出我人生的目標架構。我發現我有很多短期目標,包括我想在工作中寫程式語言,但這些都是我想要的 jobs (工作) 或職涯 (career)。我真正的 calling (志向、使命) 是我從高中時代就想做的事情:以我的文字幫助他人減輕孤獨感。當我畫出這張圖後,我對於人生比較不焦慮了,因為我既然知道我最後想抵達的目的地,那只要航行的方向大概對了,中間的過程走得快、走得慢、繞道而行,那都沒有什麼。
最後,我想說你現在感到痛苦,那是因為「選擇」真的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台灣考試制的社會會讓我們以為在某一條路上打拼、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但其實我們從小到大在為考試做準備、為升學做準備,都已經把我們訓練成很刻苦耐勞很努力的人了。反而是如何選擇人生方向這件事,我們一點練習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連學校、科系的選擇,都是由分數來幫我們做決定、篩選。
為自己做選擇真的很痛苦,所以我說就算是我現在,每天也都會為了各種人生大小選擇苦惱。不管我怎麼選,以後要承擔後果的人就是我自己,要怪罪的話也只能怪罪自己。如果枕邊人選錯了,往後就只能夜夜躺在床上嘆息。如果決定生小孩,生出來就沒得後悔了。一生中我們必須做出何其多的選擇!而又有誰能夠說他一生從來沒做過後悔的選擇呢?但這就是人生的美麗與哀愁吧!我不求在人生的每一個交叉路口上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只求在每個選擇的當下,我都清楚地知道那是我自己的決定。那麼不管往後回首時,我是欣慰或惋惜地看著當初的選擇,也不管我沿路的風景是繁華美景抑或曉風殘月,我都知道,我走了一條屬於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唯有實際做做看才知道喜不喜歡」這個概念,其實在 Grit (【恆毅力】)這本書中也有深入地討論。作者 Angela Duckworth 說,很多人被電影或媒體誤導,以為那些成功名人都是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例如我們可能以為某位名廚從第一次下廚房就確立了自己此生要貢獻於美食界。但事實是大部分的人都是經過無數試誤法,換過一個又一個人生志向後,才走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所以說,嘗試一件事情過後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那件事是非常正常的—這就像沒有實際跟一個人交往之前,要怎麼知道適不適合呢?
如果將選擇人生志向與談戀愛做對比,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沒有最好的選擇」。我是不相信有真命天子這種東西的;我覺得兩個人如果契合度有 50 分,就有機會可以磨合成適合彼此的對象。同樣的,適合我的職業有很多很多,但終究我一次只能選擇一個。如果我選擇了與我契合度 60分的那個,之後我卻發現另一個職業跟我的契合度有 75分之高,我要為了之前的選擇後悔嗎?我想是沒有必要的。在茫茫職業海中,適合我的職業搞不好有五百個,我不可能選一個就為其他四百九十九條沒選擇的路難過。既然有五百個適合我的工作,那我只要選到了其中任何一個,那就已經很幸福了,就不需要拘泥於是否選到了「最」適合我的那個了。
Grit 這本書中還有一個概念對我很有幫助: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應該只會有一個「終極目標」。這個終極目標之下我們會有許多次目標,次目標底下再無限衍生到更小的計畫等等。但最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指向我們心中訂定的那個終極目標,而那個終極目標就像指南針一樣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當初看到書中這一段時,我就花了幾個小時畫出我人生的目標架構。我發現我有很多短期目標,包括我想在工作中寫程式語言,但這些都是我想要的 jobs (工作) 或職涯 (career)。我真正的 calling (志向、使命) 是我從高中時代就想做的事情:以我的文字幫助他人減輕孤獨感。當我畫出這張圖後,我對於人生比較不焦慮了,因為我既然知道我最後想抵達的目的地,那只要航行的方向大概對了,中間的過程走得快、走得慢、繞道而行,那都沒有什麼。
最後,我想說你現在感到痛苦,那是因為「選擇」真的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台灣考試制的社會會讓我們以為在某一條路上打拼、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但其實我們從小到大在為考試做準備、為升學做準備,都已經把我們訓練成很刻苦耐勞很努力的人了。反而是如何選擇人生方向這件事,我們一點練習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連學校、科系的選擇,都是由分數來幫我們做決定、篩選。
為自己做選擇真的很痛苦,所以我說就算是我現在,每天也都會為了各種人生大小選擇苦惱。不管我怎麼選,以後要承擔後果的人就是我自己,要怪罪的話也只能怪罪自己。如果枕邊人選錯了,往後就只能夜夜躺在床上嘆息。如果決定生小孩,生出來就沒得後悔了。一生中我們必須做出何其多的選擇!而又有誰能夠說他一生從來沒做過後悔的選擇呢?但這就是人生的美麗與哀愁吧!我不求在人生的每一個交叉路口上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只求在每個選擇的當下,我都清楚地知道那是我自己的決定。那麼不管往後回首時,我是欣慰或惋惜地看著當初的選擇,也不管我沿路的風景是繁華美景抑或曉風殘月,我都知道,我走了一條屬於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我想跟這位讀者說,就算你今天不考材料所,你所耗費的2~3年時光也不會回來。不如去思考材料所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同時考量自己的現實狀況。 另外,以長遠的人生來看,沒有什麼時光會是浪費的,你的人生就是以往的時光累積,除非你從頭到尾都是渾渾噩噩的,不然不會浪費的~
回覆刪除可以分享mentorship program的故事嗎?可以在公司內組織一個小團體真的對我來說是很厲害的事!
回覆刪除哈哈 好的 有機會再來寫 :) 謝謝你
刪除“只要航行的方向大概對了,中間的過程走得快、走得慢、繞道而行,那都沒有什麼。”
回覆刪除這段寫得好好。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