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為了幫家中的逆滲透濾水器換濾心,我跟老公連續三個晚上蹲在水槽下研究到半夜一點。
其實也不是多難的一個過程,只是第一個晚上我們看說明書說要「逆時針」轉開舊濾心,結果怎麼都動彈不得。隔天寫信、打電話給客服又看無數 YouTube 影片終於了解,所謂的逆時針,也是要定義好是從哪一頭看過去的逆時針,因為從另外一頭看就是順時針了。原來我們的視角錯了。
第二天則是連接塑膠管的地方一直漏水。我們試了無數種不同的方式在接頭的螺紋上綑止洩帶—— 鬆鬆地綑、緊緊地綑、綑兩圈、綑三圈、綑四圈...綑九圈,甚至不同寬度、厚度的止洩帶都用了,網路上各種方法都試了,但永遠漏一點點水。
最後一天我們決定應該是接頭的問題吧!於是就換了原廠附送的替換接頭、一邊看「俗女養成記」,一邊第 N 次拔掉止洩帶、第 N次綑上新的止洩帶、第N次打開水源測試,祈禱拜託不要再漏了。結果真的就好了。
說了落落長的一個居家小故事,其實是因為我覺得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蠻典型工程師的工作型態:遇到問題後,不厭其煩地把各種可能出錯的環節一個一個排除,直到找到問題根源、解決。當然有很多更有效率的方法啦,例如對水電比較有經驗的人,就不會像我們這麼白痴要搞三個晚上,但那個處理過程的精髓大概就是如此。
考慮轉行的人可能會好奇自己適不適合當工程師,所以我想分享這個例子。遇到問題,你有耐心和興趣去尋找問題核心嗎?當然也不是說工程師都多麼 enjoy 這個 debug 的過程— 如果可以十分鐘就換好濾心去看電視,誰想要半夜一點還蹲在水槽前⋯⋯ 但重點是你能為了「找出能讓水管不漏的方法」那一瞬間的成就感,忍受 72 個小時不斷試了、失敗、又要重來的過程嗎?
許多人來信問我,如何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喜歡做一件事,不等於每分每秒都 enjoy 那個過程。我很喜歡寫作,但作家們大部分的時候都需要逼自己去坐在書桌前,忍受自己不知所云地亂寫的感覺。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寫出一句很棒的句子時的那種喜悅。同樣的,沒有枯燥的試誤、失敗、重來過程,就沒有找出能讓濾水系統不漏水的方法的快樂。
附上我老公介紹逆滲透濾水器的文章。逆滲透出來的水真的比較好喝。
延伸閱讀:自學轉行軟體工程師 — 網路教材、工具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