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好文 Why Some People Get Burned Out and Others Don’t,講的是雖然人人都有壓力,但有些人管控壓力的能力很好,有些人則會情緒崩潰。關鍵就在於情緒管理能力,以及對於自我情緒的「自覺性」。
先整理文章的幾個重點。以下就是這篇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建議的,做好壓力管理的方法:
- 首先,你是否理解自己的情緒?壓力大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壓力大、並且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很多時候,光是了解問題存在、問題根源,壓力感就會小很多了。
- 理解壓力來源後,捫心自問,最大的壓力是不是來自自己?是否因為追求完美而要求自己太多?
- 誠實面對自己的極限:這件事情是不是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是否該尋求外在援助?
- 深呼吸;打禪。
- 境隨心轉:同樣的事情,對某些人而言是危機、壓力,對某些人而言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一個挑戰甚至機會。
- 藉由同理心減少與他人的紛爭:與他人的糾紛常伴隨巨大的壓力,但很多時候解決與他人的紛爭最好的方法就是聆聽、用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觀點。
針對以上六點,我再來說說我從我的父母、我的婚姻以及個人對於壓力管理的生活體悟:
- 對於自我情緒的自覺性,我認為我在 25歲認真開始寫作以後做得不錯。那是因為我到馬里蘭大學讀小說創作,而寫小說就是要用精準的文字描繪角色的想法、心情,使得讀者能感同深受。如果是要將這些感受轉換成文字,那必然我得先咀嚼這些情緒、徹底內化、分析、理解,因此我從那時候開始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各種心情:擔憂、恐懼、孤獨、嫉妒、憤怒、委屈... 我發現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我能夠將那個心情如實、精確地紀錄下來,我就已經好一半了。而當我跟自己的感受愈來愈熟悉之後,我也更能夠好好地和家人、朋友溝通,並且在溝通過程中感受到「原來大家都有這些情緒,我一點也不孤單」。這對於我的壓力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 說到完美主義這件事,在我身上一點影子也沒有。我並不是一個要求細節的人;但我老公就是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人。由於我們夫妻兩人個性的差異,造成生活中對於家事以及其他共同分擔的事情有許多歧見及意見不合,因為對於「完成」的標準不一。我也確實觀察到完美主義的人壓力真的很大,相對而言我則是屬於事情做到及格就能安心睡覺的個性。這件事情不能說有絕對的誰對誰錯,但理解自己屬於哪種個性並適當調整心態是很重要的。
- 誠實省視自己是否需要他人幫助這件事真的是有難度,尤其是對於完美主義的人,因為我老公就是一個會拒絕我幫忙的人,主要原因是他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事情吧!關於這點,我們也是一直在摸索生活中哪些是他能夠接受做到六十分就好的事情,那些事情交給我做通常很快就完成了;這樣他就能將時間專注在其他我也認為有做到九十幾分價值的事情。舉個例子,出去旅遊的行程規劃通常是由我安排,因為如果交給老公他必然把每餐吃什麼、幾點幾分做什麼事都考慮進去,因此要花太多時間了,但他也不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由我安排的話,我就只是機票、飯店訂一訂,其他非常隨意,所以安排行程這件事不會造成我很大的心理負擔,而出去旅遊又正好是老公少數能夠接受「隨機行事」的時候。
- 關於 meditation 這件事,就是我老公比較厲害了。他多年來都會找時間打禪;這對於他的壓力管理、專注能力都有幫助。
- 境隨心轉這點,我要感謝我媽媽從我們小時候一直給我們灌輸的觀念,那就是凡事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真的發生了什麼事的話,天也還沒有塌下來,不用太大驚小怪。我想這跟我媽媽自己小的時候受的家庭教育可能有關,因為她在幼年就喪父了,而我外婆在獨自扶養孩子的生活中可能也領悟到不可能事事要求完美,很多事情就抱持著「不會有事」的信念也就過去了。不過說到我媽媽,她對於我「壓力管控」的教育,也有負面的部分,那就是我們都是遇到家裏東西壞掉時會很慌張的類型。我小的時候很害怕碰電腦、電器或者去「實驗」一些東西的按鈕、功能,因為如果什麼東西突然壞了,我媽媽會很生氣。大概是因為我父親一直在國外工作,我媽媽工作又很忙,所以她對於突發狀況很容易煩躁。但我現在是一位工程師了,所以我也適當地調整心態,知道很多時候錯誤就是無法避免的;東西壞了再修或者 reverse commit 就是了。
- 同理心這一點,我也是在寫作中有很大的體悟。以前跟媽媽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是惡名昭彰的母女關係,互為眼中釘。但我後來常常寫信給她,也寫了很多篇以她為靈感的文章或小說;當我試圖由她的角度看待世界以後,我就理解到每個人個性的養成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而每個人活著都很不容易。凡事沒有一定的對錯,我們只能用同理心與這世界的美麗與哀愁共存共榮。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相關文章閱讀:
這麼老了轉行還來得及嘛? 一歲女兒顛覆我對「時間」的理解
成功的關鍵之一:談「希望」
妳比外表看起來更堅強、更勇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