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0的文章

關於婚姻的真相,我參考「權力遊戲」而非偶像劇

不知道為什麼,從小我對於偶像劇、少女漫畫就沒有太大的興趣。長大後看了幾部,像是「藍色生死戀」、「惡作劇之吻」、「流星花園」,但因為是成年後才看,把劇情當成詼諧的娛樂居多,憧憬裡頭的愛情倒是沒有,因為覺得太不真實了。 偶像劇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遵循「灰姑娘」這個故事的公式去發展:一位弱勢的女子(可能是貧窮、遭人霸凌、單親、身體不好、頭腦不靈光或者綜合以上全部天生不足之處)某天遇上了又帥又有錢又霸氣的白馬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偶像劇劇情鮮少深入探討這位能夠選擇世界上任何女人的優質高富帥為何相中故事女主角,但能夠確定的是白馬王子無可自拔地愛到深處無怨尤,以一般男人難以達成的程度將女主角捧在掌心裡細心呵護。如果真要說出女主角被選中的理由,大概就是心地善良或者帶有天然呆的單純吧;通常偶像劇的女主角長相也不是特別出眾,因為那不符合大眾對於「真愛是不在乎外貌」的想像。 我絕對沒有批評偶像劇的意願,畢竟偶像劇存在的理由就是讓人短暫地超脫現實,快樂地幻想,所以它套用這種「灰姑娘」公式完全合理。任誰都希望「無條件」地被愛、被接受;哪怕我們長相平凡、做事不靈光、個性害羞、十足「路人甲」,命運也能在一夕之間改變讓我們麻雀變鳳凰,從此過著人人稱羨、光鮮亮麗的日子。如果被白馬王子娶走是因為長得漂亮、家裡是名門望族,那就不叫偶像劇了,那叫做門當戶對或政治聯姻;就是要毫無理由地得到完美的男人忠誠的真愛,那才最符合我們的幻想:雖然不清楚什麼理由,但他愛的是「我」,原原本本平凡無奇的我。這個愛來的幾乎是不勞而獲,但伴隨著從此公主般富貴榮華的人生。 偶像劇裡的愛情對於女主角來說就像中樂透,對於男主角而言卻沒有太大的加分效果,所以我難以相信這般利益不平等的關係能夠長久。我倒是在我最喜歡的一部美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 裡看到了許多婚姻的真相。 (以下內容會提到權力遊戲中一些角色的背景故事,所以會透露一點劇情。) 權力遊戲這部劇我看過三次以上,最喜歡的地方在於裡頭每位角色都非常地鮮明,他們在這群雄稱霸的亂世中各顯神通求生存也求從中獲利。其中許多刻畫最深入的角色都是女性。 權力遊戲的中心故事,就是爭奪王位。在這個故事背景的亂世裡,人人都有機會稱王,而每個人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籌碼試圖達成目的。為何有那麼多人想當國王?有些是純粹地追求權力,有些是想爬階級階梯為自己貧賤的出生翻

我的不完美主義

  許多住在美國的華人對於美國人的印象,就是他們吹捧自己的能力大過實力。一方面來說,這是對於美國教育從小培育孩子溝通表達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感嘆中華文化注重的「謙虛」、「光芒不外露」在此無用武之地。 身為一位小時候體驗過東方和西方教育兩邊的人,我認為謙虛確實可以是一種美德,但我覺得很多時候,華人在美國工作的問題癥結不在於「謙虛」,而在於不夠肯定自我。也許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執著,使得許多人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許這跟我們的教育體系、考試制度有關;因為考卷上的每一分、每個作答會直接影響我們讀的學校、未來的發展,使得我們不得不斤斤計較於完美,也使得我們對於「犯錯」的容忍度相對地低。而美國人或許也不是真的那麼自吹自捧,而是在他們的認知裡,他們確實就是蠻棒的!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從波多黎各搬到台灣。不管是在波多黎各或者台灣,我都有上鋼琴課,但差別是,我在波多黎各時對鋼琴非常有興趣,因為我的老師永遠用鼓勵的口吻稱讚我:「妳真的太棒了!好厲害!彈得真好!天才!」而到了台灣,我變得非常討厭練鋼琴,原因是我的老師很嚴格。其實她是一位用心的老師,對自我要求很高,所以同時也求好心切地用嚴厲的標準看待我的手腕姿勢、節拍、指法、大小聲... 每個細節都不能輕忽。我從鋼琴「天才」瞬間變成一個一首曲要重複練半年的學生,因此我對於鋼琴的興趣也被抹煞了。 搬到台灣後,我發覺所有的老師都比較嚴格,要得到稱讚確實不容易。在波多黎各時,我可以因為任何理由被讚美,不管是我舉手發言說了一句話或者是我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去上學,老師們都不吝於讚美。所以剛開始進入台灣的小學時,我確實很愛發言;國語課本有一篇新詩是關於慵懶的夏日,裡頭似乎提到「夢遊」兩個字,所以我就舉手分享了我的夢遊體驗。但我漸漸發現只有我一個人會在課堂上分享這種私人小故事,其他人則是老師問問題或點名才會站起來說話,而且內容最好還是要跟文體或修辭技巧有點關係才好。到了國中,我更是在學校體驗了所謂「少一分打一下」以及「少一個標點符號扣一分」的教育方式,讓我漸漸理解我所在的生存環境、社會,是容不下半分錯誤的。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我不算混得太差,最後也上了台大土木系、讀了台大的碩士。許多台灣的高材生回想起讀書時代的點點滴滴都痛惡我們的填鴨式教育,但不同於我的鋼琴體驗,對於讀書我倒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回憶。我同意填鴨式的教育有待改善,但慶幸的是

什麼是 Assertiveness? 你容易被情感勒索嗎?

來到美國後我才第一次聽到 assertive 這個單字。美國人將 assertiveness 視為很高的美德,因為那代表一個人具備足夠的自信、溝通技巧、人際成熟度,以至於能夠堅定、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要的與不想要的,卻不會因此傷害他人或顯得傲慢、無禮或威脅他人。 Psychology Today  是這樣定義 assertiveness 的: “Assertiveness is a social skill that relies heavily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respecting the thoughts and wishes of others. People who are assertive clearly and respectfully communicate their wants, needs, positions, and boundaries to others.  Individuals who are high in assertiveness don't shy away from defending their points of view or goals, or from trying to influence others to see their side. They are open to both compliment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 (「Assertiveness 是一種社交技能,依靠的是在有效溝通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想法及需求。Assertive 的人能清楚且尊重他人地說明自己的需求、渴望、處境以及社交界線。擁有 assertive 特質的人會積極地說服他人了解自己的觀點,也積極地爭取、辯護自己的想法。他們對於讚美及有建設性地批評同樣地歡迎。」) 美國人如此看重、欣賞的 assertiveness 這個單字在中文卻似乎沒有相對應的翻譯。Google translate 將 assertive 翻成「斷言的、斷定的、過分自信的」;我覺得這些翻譯充滿負面含義且非常不正確。 生長在台灣的我,認為台灣確實沒有 assertiveness 的文化。我觀察到的台灣人,普遍很少直接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如果說出來,

艱澀 or 口語?英文學術寫作之迷思

  (這篇文章是我 2014年寫的。此文原刊載於聯合新聞網。) 就讀台大土木系研究所期間,我在系上擔任英文校稿員,協助將學術文章發表到國外的科學期刊。當時接觸的科學文章,清一色用被動語句敘事,好比說: Calculations of the yield were performed,因此我依樣模仿這種寫作方式。被動句的特色是不需要提到「人」,我不免納悶,學術寫作為何非得使用如此冰冷而不自然的口吻。 土木系碩士班畢業後,我追尋興趣到美國讀小說創作,完成第二個碩士。我於馬里蘭大學擔任講師,教理工科的大三生職場上的寫作方法。某天課堂上一個學生提出疑 惑:「課本中教導用主動句型,要說 I drove the car,而少說 The car was driven by me。但是科學寫作不是不能用第一人稱『I』嘛?」我詢問班上學生,哪些人被教導科學文章不能使用第一人稱,一半以上的人舉了手。他們的認知是,為了保持科學的客觀立場,不能使用第一人稱;而為了不使用第一人稱,只好用被動句 型。為了顯現「專業」, 久而久之,被動句遂成了科學文章的慣用寫法。 杜克大學的 Graduate School Scientific Writing Resource 網頁中,作者 Nathan Scheffield 列出了各方支持與反對主動句型的文章,做出最佳解答:「好的 科學文章混雜著主動句型與被動句型。」換言之,有時候被動句型是有必要的,但絕對沒有科學期刊禁止使用主動句與第一人稱。Nature 期刊甚至公開表示,他們就是比較喜歡主動句型。 被動句的迷思,不只出現在台灣,也存在於美國。人們害怕寫簡潔易懂的句子,怕過於簡單的文字顯得自己不夠份量,因此寫文章畫蛇添足、用艱澀難懂的構句來掩飾那份不安。用自然的口吻、通順的語法,才能讓任何人都能輕易讀懂科學文章。寫作是一種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我們所寫的文字,第一級最基本的訴求就是該讓他人看得懂。  ---------------------------------------------------------------------------------------------------------- 以上就是 2014年刊載文章全文。 如果想增進英文寫作功力(如寫作文、書信、工作文件),我推薦這本  On Writing Well  (台

如何學習英文寫作?

有讀者問有什麼線上課程可以學寫作。我想來想去決定推薦這本 What's Your Story 。 這本書可以給小孩子看,但對於任何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是一本教導「如何說故事」的好書。寫小說、說故事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如何鋪陳、營造高潮、寫出令人滿足的結局,都是學問。這本書用淺顯的方式教導你什麼樣的故事是大家喜歡聽的 --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故事主角通常必須經歷三次挫折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公主、權利、金錢等)。「三」是一個奇妙的數字 -- 太少的挑戰讀者讀起來不過癮,太多次失敗讀者又失去耐性,唯有正好三次的嘗試過後成功,是讀者心理上最滿足的故事公式。 另外還有很多寫小說的技巧 -- 最基本的就是 “show, don't tell"。 不要告訴讀者主人翁有多麼渴望跟公主結婚、多麼仰慕公主的雍容華貴 -- 直接形容主人翁如何滿臉漲紅、如何望著陽台嘆息、如何爬城牆、越欄杆闖入公主房間裡... 直接形容發生的事情使讀者身歷其境,才能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 若是喜歡寫小說,我推薦這本 What's Your Story。這也是當初一位指導我寫作的 mentor 推薦我看的。 如果只是想增進一般英文寫作功力(如寫作文、書信、工作文件),我則是很推薦這本 On Writing Well  (台灣讀者可參考此 博客來連結 )。 我以前在馬里蘭大學教 technical writing 時,就要學生讀這本 On Writing Well。它的重點很簡單:能夠簡化的句子,就不要寫得複雜。愈優雅、簡潔有力的句子愈好。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重點,如不要沒事寫被動句型、多用動詞少用副詞或多餘的形容詞等等... 許許多多的技巧,就是要讓文字有生命、躍然紙上。 這兩本書,也一直都在我的書架上。

職場英文寫作:你傳達的態度是你想表達的嗎? Writing Tone

  上週在一個 Women in Tech 群組裡,看到一位波蘭女工程師的困擾。她到歐洲其他國工作(好像是荷蘭),工作上用英語溝通,但同事上司抱怨她在辦公室裡不是 good cultural fit (無法適應工作文化)。這位女工程師說她不能理解問題出在哪裡。是用非母語溝通的關係嗎?有些人給她回饋說她的 email 文字過於犀利,好像不客氣或有敵意。她也試著用一些像 Grammarly 的書信軟體檢查她的用字表達出來的語氣是不是妥當等等。但她還是滿頭霧水,因為她不知道問題到底是出在語言隔閡上、還是不同國家民情的問題、還是甚至是男女性別溝通方式的不同... 我在馬里蘭大學讀 Creative Writing 的時候,學到作者的文字可以表達很多東西,像是 style (寫作風格)或者 writing voice(每位作家獨特的寫作身分,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指紋那樣)。這些主題可以探討的太多了,但我覺得跟職場寫作最相關的,應該是 tone。Tone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文字表達出來的「態度」,有點像是說話時的「語氣」。 職場溝通該用什麼樣的 tone? 這本身就是很難的問題的,更遑論你在知道自己想表現的態度之後,真正表達出來的又是那樣嗎?對方接收到的,是否又跟你預期的一樣,還是會產生「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問題?在美國矽谷這邊工作,這個問題更加複雜,因為職場上參雜著各國的人;有些人的母語是英文、有些人的母語不是。就算兩個同樣母語為英文的人跟彼此說話,像是英國人跟美國人,他們就不會產生溝通的誤會嗎?當然還是會的,因為每個地區的用字遣詞、習慣都不一樣。那兩個非英文為母語的人用英文溝通,有可能產生的問題就更多了。 很多人覺得要在職場上使用英文,最關鍵的是字彙要夠多、文法正確、發音標準。其實字彙、文法、發音會造成的溝通誤會是相對少的;用非母語在職場上溝通最困難的,是對於 tone 的掌握。 多年前我在台灣跟一位美國的教授吃飯,她誇讚我的美式英語非常標準,幾乎和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沒有差異。但她提醒我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別人聽你説的英文,會無形中對你這個人有很多先入為主的想法。例如說,他們可能認定你就是從小到大都生長在美國的 ABC(但其實你不是)。他們把你當成美國人,就會用自己人的語言標準衡量你。對於外國人,他們可能不那麼在意他們表達事情的方法,覺得是文化差異;但如果是自己人,可能就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