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住在美國的華人對於美國人的印象,就是他們吹捧自己的能力大過實力。一方面來說,這是對於美國教育從小培育孩子溝通表達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感嘆中華文化注重的「謙虛」、「光芒不外露」在此無用武之地。
身為一位小時候體驗過東方和西方教育兩邊的人,我認為謙虛確實可以是一種美德,但我覺得很多時候,華人在美國工作的問題癥結不在於「謙虛」,而在於不夠肯定自我。也許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執著,使得許多人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許這跟我們的教育體系、考試制度有關;因為考卷上的每一分、每個作答會直接影響我們讀的學校、未來的發展,使得我們不得不斤斤計較於完美,也使得我們對於「犯錯」的容忍度相對地低。而美國人或許也不是真的那麼自吹自捧,而是在他們的認知裡,他們確實就是蠻棒的!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從波多黎各搬到台灣。不管是在波多黎各或者台灣,我都有上鋼琴課,但差別是,我在波多黎各時對鋼琴非常有興趣,因為我的老師永遠用鼓勵的口吻稱讚我:「妳真的太棒了!好厲害!彈得真好!天才!」而到了台灣,我變得非常討厭練鋼琴,原因是我的老師很嚴格。其實她是一位用心的老師,對自我要求很高,所以同時也求好心切地用嚴厲的標準看待我的手腕姿勢、節拍、指法、大小聲... 每個細節都不能輕忽。我從鋼琴「天才」瞬間變成一個一首曲要重複練半年的學生,因此我對於鋼琴的興趣也被抹煞了。
搬到台灣後,我發覺所有的老師都比較嚴格,要得到稱讚確實不容易。在波多黎各時,我可以因為任何理由被讚美,不管是我舉手發言說了一句話或者是我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去上學,老師們都不吝於讚美。所以剛開始進入台灣的小學時,我確實很愛發言;國語課本有一篇新詩是關於慵懶的夏日,裡頭似乎提到「夢遊」兩個字,所以我就舉手分享了我的夢遊體驗。但我漸漸發現只有我一個人會在課堂上分享這種私人小故事,其他人則是老師問問題或點名才會站起來說話,而且內容最好還是要跟文體或修辭技巧有點關係才好。到了國中,我更是在學校體驗了所謂「少一分打一下」以及「少一個標點符號扣一分」的教育方式,讓我漸漸理解我所在的生存環境、社會,是容不下半分錯誤的。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我不算混得太差,最後也上了台大土木系、讀了台大的碩士。許多台灣的高材生回想起讀書時代的點點滴滴都痛惡我們的填鴨式教育,但不同於我的鋼琴體驗,對於讀書我倒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回憶。我同意填鴨式的教育有待改善,但慶幸的是,這種對於分數、對於完美的執著,沒有對我造成永久或很深刻的影響;這應該要感謝我的母親。
每個孩子的教育除了學校老師給的,家庭教育也同等重要;現在是人母的我,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悟。我的母親很注重我們的教育,因為她自己在學術界工作,但她選擇將讀書的責任交給我自己管理;雖然她很兇(尤其對於我們的待人處世方式),但鮮少在意我考試分數幾分的差距,除非是非常明顯的退步。她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她從不吝於讚美她的孩子。她的讚美不限於學業上;任何我們做的芝麻綠豆小事,例如頭髮綁得很好看、衣服穿起來很好看、懂得品嚐某種美食、講出一句有創意的話... 她都會讓我明確地感受到她的喜悅和驕傲。對於一個孩子,大人的肯定是很重要的;雖然在學校默寫課文寫錯一個標點符號就會被扣一分,但可能因為搭配在家我母親浮誇的讚美,所以我一直能夠維持自信心。
在台灣社會,分數確實是重要的;這是社會的現實、我們現有的遊戲規則,所以沒有辦法。但就像人生有時候不要每件事情都過於嚴肅,對於考試的結果偶爾也可以輕鬆面對,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許也有幫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經驗,是在國中的時候,我們家突然決定在我考期中考的時候去日本玩。這對我來說是很嚴重的事情;期中考那麼神聖的事情如何能夠缺席?但我的爸爸媽媽卻還是把我帶去日本家庭旅遊了,並且跟我的導師報備我玩回來再補考。
去完一趟日本,我獨自坐在空教室裡進行人生第一次的「補考」。根據學校補考規定,分數要打很大的折扣,所以我那次每個科目的分數都非常地難看。但我爸媽說沒有關係,人生的考試有一大堆,不用太在意。因為那次考得特別爛,到了下一次期中考我意外地得到了分數進步最多的「最佳進步獎」,這件事也變成我人生中一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好笑的小插曲。在學期中帶小孩翹課出去玩當然不是好事,但以長遠來看,我的父母讓我理解到考壞一次並不會怎麼樣、考試並非人生的全部。
我的父母在一個要求完美的制度中給了我不完美的空間,這對於我的自信心是有幫助的,也讓我用更長遠的視野看待人生:長遠來看,很多事情不需要執著在一次考試、一次的成敗,因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而且多年後我還會記得跟家人出去玩的美好回憶,卻不會記得考試的內容。因為不要求自己凡事要 100 分,所以我覺得80分、90分的自己很棒,這也讓我更勇敢地去嘗試人生很多不同的挑戰、不斷跨出舒適圈。
這幾年,我寫了很多篇關於「轉行」的文章,分享我的個人經驗。許多人在考慮要不要轉行時,一個很大的擔憂是自己已「輸在起跑點」。例如要轉行成工程師,如何跟那些從大學開始就讀工程科系的人競爭?我自己的人生中,有許多輸在起跑點的經歷:我在波多黎各上小學時,我聽不懂老師、同學説的西班牙文;我小學四年級搬到台灣的時候,我看不懂中文;從土木工程領域去讀馬里蘭大學創意寫作碩士前,我沒有任何文學、文科的訓練;轉行成為軟體工程師之前,我沒有讀過相關科系。每次我都是輸在起跑點,但每次我也都慢慢追上其他人了。我不知道有沒辦法做到超越那些原本跑在我前面的人,但因為我的「不完美主義」,我覺得就算超越不了,能跑在大家附近,不也很好嗎?我的老闆最近給我的回饋,是他覺得我能以企業目標、大局角度分析許多問題,而不是像組上其他軟體工程師凡事以技術層面切入。這個回饋反映了我欠缺程式技術方面的經驗,但也肯定了我過往非軟體工程師時的經歷:就是因為我從別的行業轉過來的,所以我看事情的角度可以跟別人不同。
許多讀者來信問我他「夠不夠格」去申請一份工作、怕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沒有相關學歷證照... 我的答案是,你已經夠好了。如果著眼自己缺少的部分,我們永遠都是不完美的、雞蛋裏挑骨頭是挑不完的;但如果相信自己已擁有的優點,那我們每一個人都已經很棒了。相信自己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