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真的是我寫作靈感的泉源。關於她,我可以寫一輩子的文章。
可能是因為她真的是一位很特別的人。她不是「溫柔慈祥」的媽媽,我也鮮少看她下廚。成長過程中我幾乎天天和她起爭執:我認為她刻意地限制我所有的自由和快樂,她則認為我是全世界最自私、最不為她著想的死小孩。我的媽媽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個性古怪、複雜難搞的女人。但她也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真實」的一個人:她忠於自己、正義感十足、痛恨虛偽、敢愛敢恨。可以確定的是,我媽媽非常地不完美。但更可以確定的是,她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因為我相當崇拜她。
我不知道這世界上有幾位成年人,能夠打從心底地說,她以自己的父母為榮、向他們看齊?我崇拜我媽媽的方式,絕對不是像我喜歡歌星 Shakira 那種追星心態,我也不會唱「母親像月亮一樣」這種肉麻的歌給她聽。我所謂的「崇拜」,是我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領會的一件事:我不停地在內化從小到大媽媽灌輸給我的價值觀,但我並不介意這件事。事實上,我非常慶幸人生中有她給予的這套價值觀體系,讓我的生命中有航行的方針。
價值觀是什麼?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我媽媽不曾特地告訴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事情該如何做。(當然青少年時期就是另一回事,因為她對於我的門禁有非常多意見,但現在姑且不討論那件事。)在我小的時候,她從來沒有訂定過我一天能看幾小時的電視、能吃幾包糖這類的規定。她也不曾要求我要功課寫完才能開始玩,或者幾點要洗澡、幾點要睡覺。
因此我媽媽傳授給我的價值觀,大多是來自她的身教、我觀察她的結果。
她的身教是什麼?說實在的,有許多地方不提也罷,例如說她總是坐在電視前吃零食、不愛運動、脾氣暴躁。而這些,我當然是學下來了。
但她有更多身教是我多年後某天驀然回首才會想起來:「對!我媽媽以前常做這麼樣的事!」
都是很小的事。但不經意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來;而想起來後,才發現她這些行為就像種子一樣,不知不覺地種植在我生命的價值觀體系中,成為一股我沒有特別去思考、也毫無意識的力量,默默地影響著我的一舉一動、每個行為決策。
某天我在公園散步時,不知怎地想起了我媽媽從以前就是一位喜歡在大家眼中的敗犬裡「尋覓黑馬」之人;同時,她也認定大家心目中的「好人」,通常有著不為人知的虛偽面。
從小,我媽媽特別喜歡關懷我和弟弟班上所謂的「邊緣人物」。如果是在班上被欺負、問題特別多的人物,我媽媽必定找機會單獨跟他們說話、鼓勵他們。事後,媽媽總是得意地跟我說:「那個誰誰誰現在很喜歡我!他以後一定對你特別好!」
但她去關心這些邊緣人物,不全然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她跟這些同學們深聊後,更加提醒我和弟弟:「那個誰誰誰心地非常善良,你們要對他好一點。」
我媽媽有種與生俱來想要行俠仗義的精神,這也跟她的職業有關:她是一位老師。
事實上,我媽媽是大學教授,但從小到大每回聽她跟別人自我介紹,她都是說自己是老師。我想,這是因為比起做研究,她對於培育後代、因材施教更有興趣吧!
我媽媽還傳授了什麼身教?最鮮明的回憶,就是每個週末,我和弟弟幾乎都待在老人的身邊無聊地看電視。我非常不喜歡去探望一個人居住、家裏黑黑暗暗的三姑婆,也不喜歡去年紀更大、重聽的姆婆那藥水味很重的養老院渡過星期六下午,但我和弟弟童年的週末,幾乎都是這麼過的。我想我媽媽可以去做更有趣的事情,但她出於一種義務感,就是想去探望這些平時較孤獨的年長長輩,而且我們一去就是從下午待到晚上。
還有一件事,也是要感謝媽媽的,那就是她不讓我去補習。
在台灣受教育,很少人能夠不踏進補習班。但我在求學過程中,從來沒有去過補習班。
大學畢業後我去過兩次補習班:一次為了考日文證照、一次為了在矽谷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練習解白板題的能力。兩次補習的經驗讓我非常確定,由專業的人替我整理考試範圍、分析考古題、訂定讀書進度,真的是如虎添翼,考試分數絕對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提升。
但我媽媽身為一位教育人士,還是沒有讓我去過補習街。她的理論是:「在學校專心學一次就好了;晚上去補習班的話只是會讓你白天不專心上課。」因為她的堅持,讓我發展出自己整理考試重點、自己尋求問題答案、自己安排學習進度的能力。
或許沒有去補習讓我損失了一些分數。但我卻因此得到了能夠自己摸索學習任何技能的能力。以人生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很慶幸我擁有靠自己學習新技能的能力。
我媽媽還影響了我一個觀念,那就是她從不允許我替自己找偷懶、不努力的藉口。
在我初為人母那一年,我跟我媽媽說我在工作上感到很無聊、很想換工作。我也提到要同時帶孩子與上班很累,所以想辭掉工作「思考人生下一步」。
我以為我媽媽會同情我當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叫我好好休息一下。誰知她的回應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男人、有養家的壓力,你能夠說辭職就辭職嗎?無聊的話,就在職進修,去探索妳想學的東西吧!」
因為我媽媽這一句話,讓我領悟到我真的是在替自己找藉口。我連我下一步目標是什麼都不知道,難道辭掉工作整天在家沒事做我就會突然做夢夢到我的職涯計畫嗎?雖然職業婦女很累,但我不能以這個理由逃避當前真正的問題:若我真的想探索職涯下一步,那麼我很累地一邊上班也還是可以探索。因此,在我下定決心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之前,我都沒有辭職。
非裔美國人的一位網球選手 Arthur Ashe 說過一句話,"Racism is not an excuse to not do the best you can." (我們不能以別人的歧視為藉口,不盡力而為。)
我媽媽一直以身教教我這件事。確實,男女在職場上不平等。確實,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很辛苦。確實,人生很不公平,有些人就是遭遇比較不幸的待遇。但永遠不要欺騙自己。永遠不要替自己尋求不好好努力的藉口。我們騙得過全世界,但能騙得過自己嗎?
常常看到許多文章、書籍探討「教養」,而許多人也對這個議題很有興趣。大家都很害怕用錯方法,釀成孩子誤入歧途或者長成扶不起的阿斗。我在媽媽身上觀察到的另一件事就是,我們沒有必要當完美的父母。人都會犯錯,而我的爸爸媽媽也做過許多錯誤的決定,在於教養我們這件事上面。但最終的最終,他們還是獲得了我的贊同、我的崇拜,而我也算是長成了能為自我人生負責的一位成熟的大人。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媽媽從未放棄與我溝通,因此就算我們經歷再多的爭吵,我最終還是理解她非常地愛我,才會花那麼多心力在我身上。也許是因為真正的教育不在於你跟你的孩子「說」什麼,而在於他們看到你「做」的一舉一動。也或許是媽媽在當別人的妻子、當兩位孩子的母親的同時,從未忘掉對自己的期許、從未忘掉她也有她個人的事業、個人的夢想要追求,因此她成了我人生中一個能夠依循的楷模;我除了因為她是我的媽媽而愛她之外,我也尊敬她這位獨立的個體。
至今往後,我還是一樣不會全然贊同我父母所有的想法、會繼續跟他們有意見的出入。但我很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人生的範本,一套價值的體系,讓我不需要從零建立起我的人生觀,讓我在迷惘時總能回想起過去人生中的種種,想起「是的,我媽媽曾經這麼做過這件事。」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相關文章閱讀:
這麼老了轉行還來得及嘛? 一歲女兒顛覆我對「時間」的理解
成功的關鍵之一:談「希望」
妳比外表看起來更堅強、更勇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