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矽谷這邊已經進入居家隔離第54天。長時間 work from home,我來說說我的觀察。
身為軟體工程師,能夠偶爾在家工作,這是原本就有的福利。有許多工作,根本本質上就是遠端的,因為某些小公司沒有辦公室、或是跨越區域性地徵才,大家都 work from home。
我看到許多想轉職進入科技產業的人,尤其媽媽們,都是覬覦在家工作這件事,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兼顧家庭。但無論是我先生,或者一位資深軟體工程師朋友,都勸我至少第一份工作不要選完全 work from home 的,說這是 career suicide。
而我實際地體驗 100% WFH 差不多兩個月後,也觀察出這種工作型態的隱形成本。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太「俐落」。
這種過於簡短、純粹為達目的性的溝通,我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經歷。因為我們夫妻都工作、又有小孩、又有家事、又有我們自己的興趣(如寫作),有時我跟老公一天的對話內容真的會淪落為「洗碗機開了嗎?」「垃圾倒了嗎?」「小孩房間窗戶關了嗎?」這種連一分多餘的「肥肉」都沒有的對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是需要參雜一點廢話、一點玩笑、一點不正經。感情就是在這些表情、手勢、這些不一定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中發生的。這種情感的經營對於婚姻很重要,因為它是每天的一種儀式,一種重新確認對彼此態度的儀式,就像是在說「你看,我還是很喜歡你、很喜歡跟妳開玩笑。這樣如果我明天忽然對你說話態度不好,你就會知道不是因為我不愛你,而是因為生活中發生了什麼突發狀況讓我心情不好吧!」
Non-verbal 的溝通、沒有目的性的溝通,傳達的資訊量其實非常非常巨大;那是難以量化的一種溝通成效。它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讓彼此產生「好感」,而且這種好感需要定期儲蓄不然就會用光。
就算我和老公認識十幾年,只要連續兩天沒有跟對方開個輕鬆的玩笑、講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就容易因為小事而產生誤會、針鋒相對。我原則上理解我老公對我沒有惡意,但心理上還是需要藉由一天又一天一些善意的小舉動來確認我們之間的情感,不然很容易會被一句無意的話、一個無心的眼神刺到,認為他是「故意找碴」。
這種「無特定目的」的溝通,不是視訊畫面能輕易複製的。我就有發現比起以前在辦公室裡,我現在對於要 message 同事尋求幫助時我會想比較多。以前因為會時常聊天、時常彼此微笑、一起午餐,我確認我們之間的感情是友善的。但現在少了每天這種友善的儀式交換,無形的距離便增加了。
我舉辦的 virtual happy hour 沒有辦法解決所有 work from home 疏離感的問題,但我覺得還是不無小補。我就有發現大家聚在一起閒聊一小時後再聊公事,氛圍會比較好。原因就在於閒聊期間我們重新對彼此強調一個「共識」: 「I like you. 如果只是玩遊戲期間,我這個人真的很好相處!」有了這層共識以後,聊公事如果意見不合就比較沒有關係,因為我們互相確定這是對事不對人的批評。
能夠 assume good intentions (預設對方沒有惡意) 的溝通真的很不容易。長期在家工作的挑戰,就要靠全人類的創意共同克服了。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相關文章閱讀:
這麼老了轉行還來得及嘛? 一歲女兒顛覆我對「時間」的理解
成功的關鍵之一:談「希望」
妳比外表看起來更堅強、更勇敢
by Vanessa Wang 歡迎支持我的臉書專頁:【工程師作家的轉行人生】
相關文章閱讀:
這麼老了轉行還來得及嘛? 一歲女兒顛覆我對「時間」的理解
成功的關鍵之一:談「希望」
妳比外表看起來更堅強、更勇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