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關於婚姻的真相,我參考「權力遊戲」而非偶像劇

不知道為什麼,從小我對於偶像劇、少女漫畫就沒有太大的興趣。長大後看了幾部,像是「藍色生死戀」、「惡作劇之吻」、「流星花園」,但因為是成年後才看,把劇情當成詼諧的娛樂居多,憧憬裡頭的愛情倒是沒有,因為覺得太不真實了。 偶像劇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遵循「灰姑娘」這個故事的公式去發展:一位弱勢的女子(可能是貧窮、遭人霸凌、單親、身體不好、頭腦不靈光或者綜合以上全部天生不足之處)某天遇上了又帥又有錢又霸氣的白馬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偶像劇劇情鮮少深入探討這位能夠選擇世界上任何女人的優質高富帥為何相中故事女主角,但能夠確定的是白馬王子無可自拔地愛到深處無怨尤,以一般男人難以達成的程度將女主角捧在掌心裡細心呵護。如果真要說出女主角被選中的理由,大概就是心地善良或者帶有天然呆的單純吧;通常偶像劇的女主角長相也不是特別出眾,因為那不符合大眾對於「真愛是不在乎外貌」的想像。 我絕對沒有批評偶像劇的意願,畢竟偶像劇存在的理由就是讓人短暫地超脫現實,快樂地幻想,所以它套用這種「灰姑娘」公式完全合理。任誰都希望「無條件」地被愛、被接受;哪怕我們長相平凡、做事不靈光、個性害羞、十足「路人甲」,命運也能在一夕之間改變讓我們麻雀變鳳凰,從此過著人人稱羨、光鮮亮麗的日子。如果被白馬王子娶走是因為長得漂亮、家裡是名門望族,那就不叫偶像劇了,那叫做門當戶對或政治聯姻;就是要毫無理由地得到完美的男人忠誠的真愛,那才最符合我們的幻想:雖然不清楚什麼理由,但他愛的是「我」,原原本本平凡無奇的我。這個愛來的幾乎是不勞而獲,但伴隨著從此公主般富貴榮華的人生。 偶像劇裡的愛情對於女主角來說就像中樂透,對於男主角而言卻沒有太大的加分效果,所以我難以相信這般利益不平等的關係能夠長久。我倒是在我最喜歡的一部美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 裡看到了許多婚姻的真相。 (以下內容會提到權力遊戲中一些角色的背景故事,所以會透露一點劇情。) 權力遊戲這部劇我看過三次以上,最喜歡的地方在於裡頭每位角色都非常地鮮明,他們在這群雄稱霸的亂世中各顯神通求生存也求從中獲利。其中許多刻畫最深入的角色都是女性。 權力遊戲的中心故事,就是爭奪王位。在這個故事背景的亂世裡,人人都有機會稱王,而每個人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籌碼試圖達成目的。為何有那麼多人想當國王?有些是純粹地追求權力,有些是想爬階級階梯為自己貧賤的出生翻...

我的不完美主義

  許多住在美國的華人對於美國人的印象,就是他們吹捧自己的能力大過實力。一方面來說,這是對於美國教育從小培育孩子溝通表達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感嘆中華文化注重的「謙虛」、「光芒不外露」在此無用武之地。 身為一位小時候體驗過東方和西方教育兩邊的人,我認為謙虛確實可以是一種美德,但我覺得很多時候,華人在美國工作的問題癥結不在於「謙虛」,而在於不夠肯定自我。也許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執著,使得許多人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許這跟我們的教育體系、考試制度有關;因為考卷上的每一分、每個作答會直接影響我們讀的學校、未來的發展,使得我們不得不斤斤計較於完美,也使得我們對於「犯錯」的容忍度相對地低。而美國人或許也不是真的那麼自吹自捧,而是在他們的認知裡,他們確實就是蠻棒的!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從波多黎各搬到台灣。不管是在波多黎各或者台灣,我都有上鋼琴課,但差別是,我在波多黎各時對鋼琴非常有興趣,因為我的老師永遠用鼓勵的口吻稱讚我:「妳真的太棒了!好厲害!彈得真好!天才!」而到了台灣,我變得非常討厭練鋼琴,原因是我的老師很嚴格。其實她是一位用心的老師,對自我要求很高,所以同時也求好心切地用嚴厲的標準看待我的手腕姿勢、節拍、指法、大小聲... 每個細節都不能輕忽。我從鋼琴「天才」瞬間變成一個一首曲要重複練半年的學生,因此我對於鋼琴的興趣也被抹煞了。 搬到台灣後,我發覺所有的老師都比較嚴格,要得到稱讚確實不容易。在波多黎各時,我可以因為任何理由被讚美,不管是我舉手發言說了一句話或者是我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去上學,老師們都不吝於讚美。所以剛開始進入台灣的小學時,我確實很愛發言;國語課本有一篇新詩是關於慵懶的夏日,裡頭似乎提到「夢遊」兩個字,所以我就舉手分享了我的夢遊體驗。但我漸漸發現只有我一個人會在課堂上分享這種私人小故事,其他人則是老師問問題或點名才會站起來說話,而且內容最好還是要跟文體或修辭技巧有點關係才好。到了國中,我更是在學校體驗了所謂「少一分打一下」以及「少一個標點符號扣一分」的教育方式,讓我漸漸理解我所在的生存環境、社會,是容不下半分錯誤的。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我不算混得太差,最後也上了台大土木系、讀了台大的碩士。許多台灣的高材生回想起讀書時代的點點滴滴都痛惡我們的填鴨式教育,但不同於我的鋼琴體驗,對於讀書我倒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回憶。我同意填鴨式的教育有待改善,但...

什麼是 Assertiveness? 你容易被情感勒索嗎?

來到美國後我才第一次聽到 assertive 這個單字。美國人將 assertiveness 視為很高的美德,因為那代表一個人具備足夠的自信、溝通技巧、人際成熟度,以至於能夠堅定、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要的與不想要的,卻不會因此傷害他人或顯得傲慢、無禮或威脅他人。 Psychology Today  是這樣定義 assertiveness 的: “Assertiveness is a social skill that relies heavily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respecting the thoughts and wishes of others. People who are assertive clearly and respectfully communicate their wants, needs, positions, and boundaries to others.  Individuals who are high in assertiveness don't shy away from defending their points of view or goals, or from trying to influence others to see their side. They are open to both compliment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 (「Assertiveness 是一種社交技能,依靠的是在有效溝通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想法及需求。Assertive 的人能清楚且尊重他人地說明自己的需求、渴望、處境以及社交界線。擁有 assertive 特質的人會積極地說服他人了解自己的觀點,也積極地爭取、辯護自己的想法。他們對於讚美及有建設性地批評同樣地歡迎。」) 美國人如此看重、欣賞的 assertiveness 這個單字在中文卻似乎沒有相對應的翻譯。Google translate 將 assertive 翻成「斷言的、斷定的、過分自信的」;我覺得這些翻譯充滿負面含義且非常不正確。 生長在台灣的我,認為台灣確實沒有 assertiveness 的文化。我觀察到的台灣人,普遍很少直接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如...

艱澀 or 口語?英文學術寫作之迷思

  (這篇文章是我 2014年寫的。此文原刊載於聯合新聞網。) 就讀台大土木系研究所期間,我在系上擔任英文校稿員,協助將學術文章發表到國外的科學期刊。當時接觸的科學文章,清一色用被動語句敘事,好比說: Calculations of the yield were performed,因此我依樣模仿這種寫作方式。被動句的特色是不需要提到「人」,我不免納悶,學術寫作為何非得使用如此冰冷而不自然的口吻。 土木系碩士班畢業後,我追尋興趣到美國讀小說創作,完成第二個碩士。我於馬里蘭大學擔任講師,教理工科的大三生職場上的寫作方法。某天課堂上一個學生提出疑 惑:「課本中教導用主動句型,要說 I drove the car,而少說 The car was driven by me。但是科學寫作不是不能用第一人稱『I』嘛?」我詢問班上學生,哪些人被教導科學文章不能使用第一人稱,一半以上的人舉了手。他們的認知是,為了保持科學的客觀立場,不能使用第一人稱;而為了不使用第一人稱,只好用被動句 型。為了顯現「專業」, 久而久之,被動句遂成了科學文章的慣用寫法。 杜克大學的 Graduate School Scientific Writing Resource 網頁中,作者 Nathan Scheffield 列出了各方支持與反對主動句型的文章,做出最佳解答:「好的 科學文章混雜著主動句型與被動句型。」換言之,有時候被動句型是有必要的,但絕對沒有科學期刊禁止使用主動句與第一人稱。Nature 期刊甚至公開表示,他們就是比較喜歡主動句型。 被動句的迷思,不只出現在台灣,也存在於美國。人們害怕寫簡潔易懂的句子,怕過於簡單的文字顯得自己不夠份量,因此寫文章畫蛇添足、用艱澀難懂的構句來掩飾那份不安。用自然的口吻、通順的語法,才能讓任何人都能輕易讀懂科學文章。寫作是一種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我們所寫的文字,第一級最基本的訴求就是該讓他人看得懂。  ---------------------------------------------------------------------------------------------------------- 以上就是 2014年刊載文章全文。 如果想增進英文寫作功力(如寫作文、書信、工作文件),我推薦這本  On Wr...

如何學習英文寫作?

有讀者問有什麼線上課程可以學寫作。我想來想去決定推薦這本 What's Your Story 。 這本書可以給小孩子看,但對於任何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是一本教導「如何說故事」的好書。寫小說、說故事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如何鋪陳、營造高潮、寫出令人滿足的結局,都是學問。這本書用淺顯的方式教導你什麼樣的故事是大家喜歡聽的 --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故事主角通常必須經歷三次挫折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公主、權利、金錢等)。「三」是一個奇妙的數字 -- 太少的挑戰讀者讀起來不過癮,太多次失敗讀者又失去耐性,唯有正好三次的嘗試過後成功,是讀者心理上最滿足的故事公式。 另外還有很多寫小說的技巧 -- 最基本的就是 “show, don't tell"。 不要告訴讀者主人翁有多麼渴望跟公主結婚、多麼仰慕公主的雍容華貴 -- 直接形容主人翁如何滿臉漲紅、如何望著陽台嘆息、如何爬城牆、越欄杆闖入公主房間裡... 直接形容發生的事情使讀者身歷其境,才能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 若是喜歡寫小說,我推薦這本 What's Your Story。這也是當初一位指導我寫作的 mentor 推薦我看的。 如果只是想增進一般英文寫作功力(如寫作文、書信、工作文件),我則是很推薦這本 On Writing Well  (台灣讀者可參考此 博客來連結 )。 我以前在馬里蘭大學教 technical writing 時,就要學生讀這本 On Writing Well。它的重點很簡單:能夠簡化的句子,就不要寫得複雜。愈優雅、簡潔有力的句子愈好。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重點,如不要沒事寫被動句型、多用動詞少用副詞或多餘的形容詞等等... 許許多多的技巧,就是要讓文字有生命、躍然紙上。 這兩本書,也一直都在我的書架上。

職場英文寫作:你傳達的態度是你想表達的嗎? Writing Tone

  上週在一個 Women in Tech 群組裡,看到一位波蘭女工程師的困擾。她到歐洲其他國工作(好像是荷蘭),工作上用英語溝通,但同事上司抱怨她在辦公室裡不是 good cultural fit (無法適應工作文化)。這位女工程師說她不能理解問題出在哪裡。是用非母語溝通的關係嗎?有些人給她回饋說她的 email 文字過於犀利,好像不客氣或有敵意。她也試著用一些像 Grammarly 的書信軟體檢查她的用字表達出來的語氣是不是妥當等等。但她還是滿頭霧水,因為她不知道問題到底是出在語言隔閡上、還是不同國家民情的問題、還是甚至是男女性別溝通方式的不同... 我在馬里蘭大學讀 Creative Writing 的時候,學到作者的文字可以表達很多東西,像是 style (寫作風格)或者 writing voice(每位作家獨特的寫作身分,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指紋那樣)。這些主題可以探討的太多了,但我覺得跟職場寫作最相關的,應該是 tone。Tone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文字表達出來的「態度」,有點像是說話時的「語氣」。 職場溝通該用什麼樣的 tone? 這本身就是很難的問題的,更遑論你在知道自己想表現的態度之後,真正表達出來的又是那樣嗎?對方接收到的,是否又跟你預期的一樣,還是會產生「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問題?在美國矽谷這邊工作,這個問題更加複雜,因為職場上參雜著各國的人;有些人的母語是英文、有些人的母語不是。就算兩個同樣母語為英文的人跟彼此說話,像是英國人跟美國人,他們就不會產生溝通的誤會嗎?當然還是會的,因為每個地區的用字遣詞、習慣都不一樣。那兩個非英文為母語的人用英文溝通,有可能產生的問題就更多了。 很多人覺得要在職場上使用英文,最關鍵的是字彙要夠多、文法正確、發音標準。其實字彙、文法、發音會造成的溝通誤會是相對少的;用非母語在職場上溝通最困難的,是對於 tone 的掌握。 多年前我在台灣跟一位美國的教授吃飯,她誇讚我的美式英語非常標準,幾乎和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沒有差異。但她提醒我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別人聽你説的英文,會無形中對你這個人有很多先入為主的想法。例如說,他們可能認定你就是從小到大都生長在美國的 ABC(但其實你不是)。他們把你當成美國人,就會用自己人的語言標準衡量你。對於外國人,他們可能不那麼在意他們表達事情的方法,覺得是文化差異;但如果是自己人,可...

轉行軟體工程師一週年感言

我從 2018年底開始在家自學寫程式、啟程我從技術寫作員轉行軟體工程師的旅程,但我擁有全職、正職軟體工程師身分,在這個月才剛滿一年,所以我整理了這一年來的三個感言: 1. 最要感謝的人: 我的老公 很多人問我轉行的經驗我都不敢隨便給意見,因為這些人可能住在亞洲、住在歐洲;我都跟他們說,我只了解矽谷的轉行環境,因為我就住在這裡。而我之所以理解矽谷就業市場對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的接受度、機會的多寡、面試的難度,這都要感謝我老公比我早四年轉行、走在我前面,為我開拓道路。因為他走過一遭了、也成功了,所以我才能相信半路出家轉行是一件可行的事情;除此之外我親眼目睹他在過程中遇到的挫折、下的功夫、使用的方法... 我非刻意地耳濡目染得到的這些資訊,真的是我最寶貴的資源。 我老公比我早轉行的那四年期間,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要跟他一樣。我心想,家裡一個工程師也就夠了。但他還是在無形間、非刻意地影響了我。這個影響力是遠遠超過四年的。早在我們九年前住馬里蘭的時候,我就看著他每天比我早一個小時起床,坐在客廳兩人座的餐桌上讀厚厚的程式語言書籍。那時我都覺得他是神經病,幹嘛不多睡點覺。連我媽媽來玩看到都說「Brian 拜託了,可以不要那麼認真嗎?」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投了幾百封履歷都沒有結果的失業期間,某天他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五年計畫,貼在我們的房間裡(那時候我們跟其他室友共住一間公寓)。那五年計畫的終端是他要去 Google 當軟體工程師。我看完嘆了一口氣,摸了摸他的頭說「沒有關係啦,就算你一直找不到工作,我還是會愛你。」對我來說,他那個計畫真的是天方夜譚,因為那時的他剛從環境科學碩士畢業,完全不會寫程式,我真的不知道這個計畫要怎麼走到 Google 這個結果。 他寫下計畫的五年過後他沒有進 Google,但他去了 Facebook,我們常笑說也差不多啦!我時常想起那張貼在我們牆上的白紙,還是感到不可思議;我在我老公身上第一次看到有人會認真按照自己設立的五年計劃執行。 我以前以為我比我老公聰明,因為他總是花比我更多的時間在讀書、傻傻地在用功。但現在當我在工作上程式語言寫不出來、卡住的時候,我卻需要跟他求救。現在我才懂,他的思路、邏輯以及跳脫框架思考能力真的是比我想象中地強很多,但他仍然非常努力。聰明,還要加上努力才有用。 這麼好的楷模讓我學習;我最感謝的就是 我老公 。 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居家隔離,我們家孩子都買些什麼玩具?

加州 3/19 開始實施居家隔離政策,雖然可以出門,但室內場所都關門、大家也比較不敢聚會。小孩在家自己玩的時間暴增,因此玩具也愈來愈多。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兩歲的女兒喜歡玩些什麼: 泡泡除草機  (一邊「除草」會一邊吐出很多顆小小的泡泡,非常放電) 球池  + 400顆球 (無法去室內遊樂場玩,只好自己弄個球池。但注意,球要分開買。400顆球倒在球池裡其實感覺蠻少的。) 鞦韆 (現在公園遊樂場都不開放了;自己家放個鞦韆,滿足孩子喜歡盪鞦韆的心情) 冰淇淋餐車 (所有來過我們家的小孩都超喜歡這台冰淇淋車。推著它在家裡走來走去、製造不同口味的冰淇淋「賣」給別人,真的很仿真!) 玩具推車 (只要讓孩子推這台推車,她就迫不及待出門散步)

沒勝算又如何?就是要參賽攪局!

17歲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是巴基斯坦的一位以爭取女性受教育權而聞名的活動家。在她的國家,女性接受教育會遭受極權塔利班政府嚴重的懲罰甚至殺戮。 但馬拉拉卻說了一句有名的話:「就算要我坐在地上聽課我也不在乎。我就是想要接受教育,而且我不害怕任何人。」 美國五零年代有一位黑人女人叫 Rosa Parks。她不若馬丁路德金有名,但她做了一件勇敢的舉動:在她搭公車回家的時候,公車司機叫她讓座給一位白人,她拒絕了,因此遭受警察逮捕。那時候的美國實行的是黑人與白人的種族隔離政策:黑人不得進入白人專屬的餐廳、不得使用白人專屬廁所、也不能在公車上坐白人專屬的座位。那天 Rosa 確實坐在公車上的「黑人座位」,但司機還是命令她讓座給白人。公車上已有好幾位黑人被迫讓位,而往常的時候 Rosa 也是默不吭聲地讓出位置。但那天的她終於受夠了:她堅決守住自己的座位。因為她勇敢的抗爭,推動了一連串的黑人平權運動。 當整個社會都跟你說「不行」的時候,我們時常是低下頭來接受事實。反正身邊所有的女性都沒有上學,那就認了吧!反正公車上的黑人都得讓座,那就認了吧!我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性別與膚色感到抱歉、感到羞恥。像馬拉拉與 Rosa Parks 這樣勇敢的人,在這世界上是異類中的異類。 人生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爭取一樣東西,但是我們不敢。我們不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學歷不夠漂亮 -- 我憑什麼跟那些高學歷的人競爭?我們不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外國人、當地的語言講得不夠流利 -- 我憑什麼以為自己能夠做得跟這塊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人一樣好?我們不敢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小小孩,我們無法晚上和週末加班 --我憑什麼去跟那些一週工作七、八十小時的人搶這個職位?我們不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性別或膚色 -- 即便理性上我們清楚這不該是得到不平等待遇的原因,但有些社會環境就是製造出這樣不合理的遊戲規則。 於是受到委屈時,我們跟自己說「算了吧!」我自己棄權好了!是我自己不夠好、沒資格! 我們不敢要、不敢想。別癡人說夢了!我們就像曾經因為覬覦一塊肉排卻屢遭電擊的狗一般;之後,肉排放在面前我們都不敢靠過去了。 不敢要、不敢想,已經成為一種反射。 以前申請高中的時候,我媽媽叫我前三志願都投遞資料。 「但我的分數只夠第三志願呀!我根本不符合申請資...

為何這世界上女工程師那麼少?

我就讀中山女高時就選了理組,然後大學、碩士唸的都是台大土木系。但我是到了最近,我的小孩都兩歲了,我才真正理解何謂「工程師」。 畢業後我沒有申請工程師的工作,我選擇去當一個輔助工程師的角色,寫工程技術文件。我是到了去年轉行成為軟體工程師以後,才體會到原來我還蠻會解決問題的嘛!至少,過去幾個月我修了無數個程式中的 bug。 所謂的工程師,就是遇到問題,用有限的資源想辦法解決。你不一定會立刻找到最好、最省錢、最有品質的方法,你也可能掙扎好久好久都找不出方法,但身為工程師,你就不能夠害怕遇到問題。問題出現了,你用各種角度從上面看、下面看、左邊看、右邊看、敲敲打打,直到你找出一個解法,因為你相信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法,或者至少暫時補救的法子;這,就是工程師。 現在,當我在工作外遇到問題時,好比說,後院圍牆倒了;好比說,肺炎疫情改變了人生許多計畫;好比說,新買的電視釘不到牆上;我似乎也能更冷靜地面對這些突發狀況。之所以冷靜,是因為自信: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法,或者至少暫時補救的法子。而我,能夠找出這個方法。 這份自信,對於女性,或至少對我而言,是很不容易取得的、是我活到這麼一把歲數才找到的。當我寫出這句話時,我腦中閃過的是一些過往的畫面:小的時候,我爸爸長期在國外工作,而每當家中電器壞掉,我媽媽心情肯定焦躁無比,身為小孩的我們必然掃到颱風尾。久而久之,我真的非常不敢亂「玩」家裏的電器,包括電腦,因為我覺得只要我一碰就有可能壞掉,我就會被怪罪。我媽媽煩躁的原因是因為她不知道怎麼處理壞掉的東西,然後又想到為何這種時候家中沒有一個男人能來幫她解決呢?想到必須去五金行或者拜託男親友,她就頭痛。 我媽媽是一位非常能幹的文組教授、從小到大數學都很好,但不管是她或是我,都沒有想過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嘗試修理壞掉的東西。 我腦中還閃過另一個畫面:大學修化學實驗課的時候,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要幹嘛。大家都沒有認真預習實驗流程,因此大夥站在那裏大眼瞪小眼。但幾位男生很快地便認份地看課本,按照課本操作實驗,一下子也就進入狀況了。因為他們做得很快,便有餘暇去幫助女同學做實驗。久而久之,很多女生都知道只要站在那裏等一下,就會有男生來幫忙,我們便也懶得自己摸索實驗步驟了。 其實,曾經我覺得這樣的日子好輕鬆。有男人幫忙我做事的話,我幹嘛自己動手?有人載的話何必學會自己開車?有人...

我女兒百看(千看)不厭的英文童書

這世上好看的童書太多,但有幾本是我兩歲的女兒看了好幾百變(絕無誇張)的書。她有時候甚至能自己趴在地上看著這幾本書自言自語、或者裝模作樣地唸給她的娃娃聽。我就來介紹它們一下,推廣好東西! All The World : 這本書寫得很像一首詩,每句話押韻地非常輕快、朗朗上口,我女兒已經聽到有一部分背起來了。意境更是優美,提醒我們世上的人事物都是息息相關生命共同體,在這種全球疫情的時候讀起來覺得很平靜。 Llama Llama Time to Share : 也是一本押韻感很強、唸起來很好玩的書,教小朋友如何分享玩具。裡頭的角色除了有 llama (駱馬),還有我以前沒聽過的動物:gnu(牛羚)。 The Lost Cousins :這本的畫風如下,顏色繽紛可愛。故事內容是一位阿公要找回六位孫子,所以要到世界各地尋找他們。小朋友可以跟著故事一起尋找圖片中的人物、物品。 Big Enough for a Bed (Sesame Street) :我買這本書,就是為了圖中這一頁(其實跟故事內容毫無相關),因為有一陣子女兒一直從她的小床爬圍欄「越獄」。給她看她最愛的 Elmo 也睡在圍欄裡後,這變成每晚必讀的睡前故事。這本書還幫助我訓練女兒戒掉奶嘴,因為圖中 Elmo 沒有吃奶嘴睡覺。 P is for Potty! (Sesame Street) :這本現在也是睡前必讀了(已經每晚都唸持續快一年了吧....昏)。雖然戒尿布尚未成功,但女兒是真的愛這本書。 你們家喜歡看什麼童書呢?歡迎推薦!

談「亂世佳人」中的「社會階級」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這本小說,從我十五歲第一次讀之後,一直是我最愛的一本書。主人翁郝思嘉是十九世紀美國南方社會的莊園地主之女,過著富足、無憂、有眾多黑奴隨侍在側、眾多追求者將她捧上天的舒適日子。南北戰爭爆發,這位嬌嬌女一夜間不得不長大,面對飢餓、沒有人幫忙、親友相繼死亡的殘酷日子。但亂世佳人的精神就在於郝思嘉無論面對任何困境,她都會找出克服的方法,從深淵之中再次爬起來。她不只要活下去,還要活得風光、精彩。 我一生中重複看這本小說非常多次。這次重新閱讀,我卻注意到了 Gone With The Wind 這本書的一個主題,那就是它對於人類社會不同的「階級地位」,探討地非常細膩。 亂世佳人作者 Margaret Mitchell 筆下,每位角色都隸屬於分明的社會階級。這個階級是與生俱來的、是承襲自你的父親、祖父乃至於好幾世代以前你們整個家族的名聲、財富。這個階級跟你的膚色、你擁有的土地大小、你的錢財、你所居住的區域、你的祖先多久以前移民到美國都有關...你隸屬什麼階級是一個複雜的公式,這個公式卻是絕對的、沒人能改變的。 郝思嘉就曾說過,她看到了一位戰敗的殘兵 Will到她們家。這位退伍軍人長得斯文、有禮貌、和她一樣是白人、說話所使用的詞彙、文法也不比郝思嘉或她的夥伴們差... 但郝思嘉一眼就可以認出 Will 與她是不同社會階級的。郝思嘉是大莊園、大地主家的千金,而 Will 則是 "cracker",是小農夫,家裏只有小小一塊田的農夫。雖然戰後大家都一樣窮、穿著一樣破爛、一樣一臉營養不良... 但郝思嘉說她不知道為何,她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屬於不同的階級。 書中的角色有些是 Georgia 州的名望貴族,來自較靠近港口城市的老家庭。這些擁有遙遠傳統的名望家族,一般看不起郝思嘉這種住在比較鄉下、比較沒有文化、不重讀書的有錢人。而郝思嘉的爸爸是愛爾蘭第一代移民,他也曾受到鄰居們冰冷的觀察,因為他在美國沒有悠遠的家族歷史。住在郝思嘉莊園旁邊的是他們看不起的、最貧窮的白人 (poor white)。這些貧窮的白人缺的不只是錢和土地,他們最主要缺的是教養、道德感,所以連郝思嘉的黑奴們都看不起這些「垃圾般」的白人。事實上大莊園家中的黑奴認定他們的地位高過這些「垃圾般的白人」,因為他們隸屬於有錢、有教養的主人。但黑...

小心那些看似有智慧的座右銘:談「獨立思考」

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送了我一本英文書,這本書的書名我怎麼也想不起來,但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裡頭有一個章節叫我們要「小心那些看似有智慧的座右銘」,因為通常賢者給的建議都只是事實的單一面向而已,並非全景。事實上,很多我們常聽到的座右銘,都會有另一句跟它意思完全相反的座右銘同時存在。 這篇 Forbes 的文章 也探討了這種「矛盾建言」的現象。 好比說,我們都聽過「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但我們也聽過「老狗變不出新把戲("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我們都聽過「物以類聚」,卻也聽過「異性相吸」。 然後,究竟是該相信「天助勇者 ("Fortune favors the bold")」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面對人生的抉擇時,我們都很習慣尋求他人的建議。尤其是生長在儒家社會,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向上報備、聽命於長者、智者的判斷。但很多時候,眾說紛紜的建議卻是相互矛盾的,會讓我們愈聽愈亂,愈聽愈無所適從。最後就會變得像那對騎驢的父子:因為一直聽從不同人的建議,不知道究竟該讓爸爸騎驢、讓兒子騎驢、還是兩人都走路? 誰該騎在驢上、誰該走路,這個答案其實深藏在你自己心中。你可以尋求他人的意見,但真正該怎麼做,你其實無需向外看。別人不是你,因此他能給的只是一個籠統、一般情況下的建議;他並不知道你是否腳扭傷了、你爸爸是不是正好想要運動健行、驢子是不是才剛休息了三天三夜體力過盛。 我在部落格上寫了很多文章,大多是我自己的看法、經驗,抒情成分多於論述成分,因為我從來不覺得這世上有什麼放諸四海皆準的建議。許多讀者表示讀我的文章得到共鳴、感到被同理,這就已經達成了我寫作最主要的目的了。有的時候,讀者也會來信尋求職涯上的建議,而我在能力所及之內也願意提供資訊或過往的經驗。但我希望讀者們永遠以自己心中的判斷為最高準則,相信自己的判斷勝過身旁任何人給你的「意見」。 我前幾天分享我讀「亂世佳人」的啟發,理解為何履歷上有太長一段時間處於無業狀態的話,雇主會比較不願意考慮你這個人選。這是我看小說的感觸,但絕對不代表你不能夠停職休息一段時間。事實上,如果你已經計畫好休息半年、一年,也清楚自己為何這麼做、財務上也有後盾,就不要讓任何人的言語影響你的抉擇。只有你自己知...

在家工作一定好嗎?

加州矽谷這邊已經進入居家隔離第54天。長時間 work from home,我來說說我的觀察。 身為軟體工程師,能夠偶爾在家工作,這是原本就有的福利。有許多工作,根本本質上就是遠端的,因為某些小公司沒有辦公室、或是跨越區域性地徵才,大家都 work from home。 我看到許多想轉職進入科技產業的人,尤其媽媽們,都是覬覦在家工作這件事,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兼顧家庭。但無論是我先生,或者一位資深軟體工程師朋友,都勸我至少第一份工作不要選完全 work from home 的,說這是 career suicide。 而我實際地體驗 100% WFH 差不多兩個月後,也觀察出這種工作型態的隱形成本。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太「俐落」。 這種過於簡短、純粹為達目的性的溝通,我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經歷。因為我們夫妻都工作、又有小孩、又有家事、又有我們自己的興趣(如寫作),有時我跟老公一天的對話內容真的會淪落為「洗碗機開了嗎?」「垃圾倒了嗎?」「小孩房間窗戶關了嗎?」這種連一分多餘的「肥肉」都沒有的對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是需要參雜一點廢話、一點玩笑、一點不正經。感情就是在這些表情、手勢、這些不一定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中發生的。這種情感的經營對於婚姻很重要,因為它是每天的一種儀式,一種重新確認對彼此態度的儀式,就像是在說「你看,我還是很喜歡你、很喜歡跟妳開玩笑。這樣如果我明天忽然對你說話態度不好,你就會知道不是因為我不愛你,而是因為生活中發生了什麼突發狀況讓我心情不好吧!」 Non-verbal 的溝通、沒有目的性的溝通,傳達的資訊量其實非常非常巨大;那是難以量化的一種溝通成效。它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讓彼此產生「好感」,而且這種好感需要定期儲蓄不然就會用光。 就算我和老公認識十幾年,只要連續兩天沒有跟對方開個輕鬆的玩笑、講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就容易因為小事而產生誤會、針鋒相對。我原則上理解我老公對我沒有惡意,但心理上還是需要藉由一天又一天一些善意的小舉動來確認我們之間的情感,不然很容易會被一句無意的話、一個無心的眼神刺到,認為他是「故意找碴」。 這種「無特定目的」的溝通,不是視訊畫面能輕易複製的。我就有發現比起以前在辦公室裡,我現在對於要 message 同事尋求幫助時我會想比較多。以前因為會時常聊天、時常...

寫在母親節前夕: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真的是我寫作靈感的泉源。關於她,我可以寫一輩子的文章。 可能是因為她真的是一位很特別的人。她不是「溫柔慈祥」的媽媽,我也鮮少看她下廚。成長過程中我幾乎天天和她起爭執:我認為她刻意地限制我所有的自由和快樂,她則認為我是全世界最自私、最不為她著想的死小孩。我的媽媽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個性古怪、複雜難搞的女人。但她也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真實」的一個人:她忠於自己、正義感十足、痛恨虛偽、敢愛敢恨。可以確定的是,我媽媽非常地不完美。但更可以確定的是,她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因為我相當崇拜她。 我不知道這世界上有幾位成年人,能夠打從心底地說,她以自己的父母為榮、向他們看齊?我崇拜我媽媽的方式,絕對不是像我喜歡歌星 Shakira 那種追星心態,我也不會唱「母親像月亮一樣」這種肉麻的歌給她聽。我所謂的「崇拜」,是我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領會的一件事:我不停地在內化從小到大媽媽灌輸給我的價值觀,但我並不介意這件事。事實上,我非常慶幸人生中有她給予的這套價值觀體系,讓我的生命中有航行的方針。 價值觀是什麼?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我媽媽不曾特地告訴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事情該如何做。(當然青少年時期就是另一回事,因為她對於我的門禁有非常多意見,但現在姑且不討論那件事。)在我小的時候,她從來沒有訂定過我一天能看幾小時的電視、能吃幾包糖這類的規定。她也不曾要求我要功課寫完才能開始玩,或者幾點要洗澡、幾點要睡覺。 因此我媽媽傳授給我的價值觀,大多是來自她的身教、我觀察她的結果。 她的身教是什麼?說實在的,有許多地方不提也罷,例如說她總是坐在電視前吃零食、不愛運動、脾氣暴躁。而這些,我當然是學下來了。 但她有更多身教是我多年後某天驀然回首才會想起來:「對!我媽媽以前常做這麼樣的事!」 都是很小的事。但不經意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來;而想起來後,才發現她這些行為就像種子一樣,不知不覺地種植在我生命的價值觀體系中,成為一股我沒有特別去思考、也毫無意識的力量,默默地影響著我的一舉一動、每個行為決策。 某天我在公園散步時,不知怎地想起了我媽媽從以前就是一位喜歡在大家眼中的敗犬裡「尋覓黑馬」之人;同時,她也認定大家心目中的「好人」,通常有著不為人知的虛偽面。 從小,我媽媽特別喜歡關懷我和弟弟班上所謂的「邊緣人物」。如果是在班上被欺負、問題特別多的人物,我媽媽必定...

Outco 軟體工程師刷題補習班介紹

在美國找軟體工程師職位,最困難的部分就是面試考的「白板題」(whiteboarding)。為了準備面試中會考的資料結構、演算法題目,大家最常做的就是在 LeetCode 網站上刷題( 想要購買 LeetCode Premium 的讀者, 只要使用 這個連結   , 就能有八五折優惠(原價一年 $159 USD 變一年$135 )。這個概念就像是大家為了出國留學做準備,去練習 GRE、TOEFL 考古題。 去年找軟體工程師職位時,我投履歷一陣子之後發現我缺的不是面試機會(至少一個禮拜會有好幾個 recruiter calls),但我常常過不了 technical interviews。 即使練習 LeetCode ,我還是覺得面試得很瓶頸。有時候好不容易過五關斬六將到了公司現場最後一關了,但白板題過不了就是過不了。因為我是半路出家自學寫程式,我也從未正式地學過資料結構、演算法這些概念,所以更加不確定自己到底是哪些地方知識不足或者觀念出問題。 一開始我上了 Udemy 課程的 Master the Coding Interview: Data Structures + Algorithms 。其實這門課教得很好,但因為 Udemy 是自己控制進度的課程,我學得拖拖拉拉的。 這時我找到了 Outco 的課程。你可以把這個想成一個面試軟體工程師職位的補習班,專門教你 algorithm & data structure 以及幫你 mock interview 練習回答 behavioral questions。這個課程總共五週,一週上四天,一天上三個小時,可以去舊金山的教室上,也可以上線上課程(當然疫情當前,全部都改成線上課程了)。 它的教學進度快得有點嚇人,今天上 linked list,明天上 trees,後天上 graphs。雖然每天只有三小時的課,但那三小時中真的是滿到無法喘息。這個課程不便宜,要 $5000 USD(可以選擇找到工作後再慢慢還學費;透過我的 referral 學費可以折 $100 USD),但我覺得有它的價值。至少如果靠自學、沒有他人的督促,我沒有辦法在五週內把大部分的 data structures 學完。 Outco 把課程大綱整理得條理分明、把常考題的範圍整理很...

如何做出人生決定?「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位讀者問了我一個有趣的問題: 她說她看到我老公 文章 裡提及他大二時曾經因為在化學系成績很差、 讀得挫折而想要轉系,但被我勸退。 這位來信的讀者自己是考慮轉系的大三生; 她在很多其他的文章中看到別人會鼓勵大家勇敢做轉變, 所以想理解我當初為何要勸退我老公轉系。 我就用自身的三個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故事是我自己大二的時候也因為讀土木系讀得很挫折、 找不到熱情而想要轉系。我跟我媽媽說我想轉外文系。 我媽媽自己是外文系一直讀上去的,在她的領域中很有成就。 但我媽媽也是勸退我,並反問我那我讀外文系出來要幹嘛? 我當時回答不出這個問題,只是覺得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很生氣、 彷彿沒有人理解我。但我也沒有繼續堅持這件事, 後來就在原系讀到畢業了。 第二個故事是我在 24 歲的時候想要結婚, 並且跟父母還有朋友們說。那時候我和老公都還在讀研究所, 所以沒有人看好這件事;別說我父母不支持了, 連朋友們都說再等幾年會死嗎?我那時候反問我爸媽,說我媽也是2 4歲就結婚呀!他們也是還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結婚了呀! 為何我不行?我爸媽講了一堆理由,我聽一聽後覺得很委屈、得不到支持, 但也輕易地被「勸退」了這個想法。 為何這兩件事我都那麼容易被勸退? 追根究底的原因是我沒有什麼自己的想法。我在提出自己想要轉系、 想要結婚的同時,我沒有認真思考要怎麼為這些選擇負責。 我還在期待別人幫我做決定、為我的未來負責。 我尋求他人意見的心態,追根究底來說就是「 希望他們支持我的改變, 這樣如果之後我過得不幸福就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 但如果他們反對我轉系或現在結婚,那我想我就作罷吧! 因為我沒有勇氣自己進行這些改變。」 第三個故事,就是我決定到美國讀創意寫作碩士這件事。這一次, 我做足了功課,知道我自己為何要去讀這個前景零的藝術科系, 也知道畢業後大家的出路現實慘況是什麼。 我知道我得找到有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學校去念, 並且提前跟無數前輩通信、理解申請學校的方式、難度、未來工作選擇等。換句話說, 做這個決定時,我已經做好準備為自己未來的各種後果 — 不管是好 的或不好的 — 負責,因此世上也沒有人能夠勸退我了。 我老公大二時,我為何勸退他轉系?原因如同他文章裡所說的, 我要他冷靜不要為了逃避...

談「壓力管理」

看了一篇好文 Why Some People Get Burned Out and Others Don’t ,講的是雖然人人都有壓力,但有些人管控壓力的能力很好,有些人則會情緒崩潰。關鍵就在於情緒管理能力,以及對於自我情緒的「自覺性」。 先整理文章的幾個重點。以下就是這篇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建議的,做好壓力管理的方法: 首先,你是否理解自己的情緒?壓力大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壓力大、並且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很多時候,光是了解問題存在、問題根源,壓力感就會小很多了。 理解壓力來源後,捫心自問,最大的壓力是不是來自自己?是否因為追求完美而要求自己太多? 誠實面對自己的極限:這件事情是不是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是否該尋求外在援助? 深呼吸;打禪。 境隨心轉:同樣的事情,對某些人而言是危機、壓力,對某些人而言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一個挑戰甚至機會。 藉由同理心減少與他人的紛爭:與他人的糾紛常伴隨巨大的壓力,但很多時候解決與他人的紛爭最好的方法就是聆聽、用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觀點。 針對以上六點,我再來說說我從我的父母、我的婚姻以及個人對於壓力管理的生活體悟: 對於自我情緒的自覺性,我認為我在 25歲認真開始寫作以後做得不錯。那是因為我到馬里蘭大學讀小說創作,而寫小說就是要用精準的文字描繪角色的想法、心情,使得讀者能感同深受。如果是要將這些感受轉換成文字,那必然我得先咀嚼這些情緒、徹底內化、分析、理解,因此我從那時候開始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各種心情:擔憂、恐懼、孤獨、嫉妒、憤怒、委屈... 我發現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我能夠將那個心情如實、精確地紀錄下來,我就已經好一半了。而當我跟自己的感受愈來愈熟悉之後,我也更能夠好好地和家人、朋友溝通,並且在溝通過程中感受到「原來大家都有這些情緒,我一點也不孤單」。這對於我的壓力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對抗不確定的未來,每個人內心都有一股不輕易被擊倒的堅韌

Grit  是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之一。這本書陪伴我走過自學寫程式、企圖轉行成為軟體工程師、天天面試天天失敗的那段歲月。這本書 中文翻成 「恆毅力」 ,我覺得無法表達出 "grit" 這個字的深層意義。Grit 除了代表一個人的恆心、毅力,說的更是一種堅韌、不向現實低頭的生命力、愈挫愈勇的精神。對我來說,grit 這個字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底氣,是咬牙切齒,是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勇敢地向死神說: Not today。 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是「亂世佳人」。主人翁郝思嘉就是生命力的化身:活在戰亂時代的她,總是用智慧與勇氣找到活下去的方法,如同她在所有衣服都穿到變成破布之時,她為了偽裝成過得很好以渡過難關,把家裡的窗簾改成一件豪華的禮服。她在最艱困、最飢餓的時候不甘倒下,於是她拖著殘破的身心逼自己繼續向前行,因為她清楚她的目標:一心一意,她就是要活下去;一心一意,她就是不願放棄人生。哪怕戰火紛飛、哪怕連馬都餓死在路邊,她還是太眷戀活在這個世界上,太熱愛生命。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自己人生中的亂世英雄、亂世佳人。我的曾祖母在八年抗戰期間,先生從事地下抗日活動遭捕,生死不明;她一個人帶著七個孩子逃到廈門,靠著在黑市偷販豬肉養活一家多年,直至戰爭結束與丈夫重逢。因為租不起房子,曾祖母住的是當地人都不敢住的「鬼屋」;為了矇騙過日本警察的眼睛,她以石灰燒斷要偷賣的豬隻的聲帶,將豬背在身上、蓋上布,偽裝成背著睡覺的孩子。為了活下去、為了讓家中的孩子不至於餓死,我那出身富貴人家的曾祖母將嬌氣擺到一邊,與捉襟見肘的分分秒秒搏鬥;什麼鬧鬼、什麼警察,都沒有飢餓來得可怕。 面對當前蔓延全球的肺炎疫情,讓我們看見世界上每個人的堅忍不拔:我們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擊垮的。即便醫院口罩與防護用具嚴重短缺,醫護人員仍然冒著生命危險堅守他們救人性命的誓言。即便被困在家中必須同時上班同時照顧小孩,世界各地的父母卻發揮了更豐富的創意,讓家變成孩子能繼續玩耍與學習的堡壘。即便醫院每天都傳出悲傷的死訊、運出堆積的屍袋,但每個人都是和死神搏鬥到最後一秒鐘、最後一口氣,每個人都拼命、努力地活過一回。而每天每分每秒,這世界持續著由勇敢獨自上醫院生產的媽媽們生出健康的新生兒(有些醫院禁止由家人陪產);生命就是這樣生生不息。 Grit  這本書之所以影響我那麼深,是因為在 2018年一開...

好書推薦

寫部落格以來,推薦了很多書,把它們集中在這裏。 小說: 如果喜歡看小說的人,可以看這篇: 五本探討「時間」的小說,陪你渡過漫漫抗疫歲月 育兒書類: 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這兩本暢銷育兒書的概念很類似也簡單:小孩也想要被尊重、被聽見。一般我們看見小孩在鬧,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她分心、把她騙開,但其實小孩蠻難騙的。他上一秒鐘想要筆,怎麼可能下一秒鐘就忘記呢?與其敷衍她,不如好好讓她知道「我們聽見了,我們知道妳的想法了,只是現在無法給妳。」 先聽別人說話,別人才願意聽我們說話。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 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寫的。他說,一般人會把小孩當成一個「小型的大人」,但還不太會說話的小孩其實比較接近「還沒進化的人類」、「山頂洞人」,所以父母要用山頂洞人聽得懂的方法和小孩溝通。山頂洞人起番時,只聽得懂簡單的字眼。長篇大論他們一句也聽不到。 兩本書的方法我用在兩歲的女兒身上都有見效! 學寫作方法的書: What's Your Story:  這本書可以給小孩子看,但對於任何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是一本教導「如何說故事」的好書。寫小說、說故事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如何鋪陳、營造高潮、寫出令人滿足的結局,都是學問。這本書用淺顯的方式教導你什麼樣的故事是大家喜歡聽的 --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故事主角通常必須經歷三次挫折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公主、權利、金錢等)。「三」是一個奇妙的數字 -- 太少的挑戰讀者讀起來不過癮,太多次失敗讀者又失去耐性,唯有正好三次的嘗試過後成功,是讀者心理上最滿足的故事公式。 另外還有很多寫小說的技巧 -- 最基本的就是 “show, don't tell"。 不要告訴讀者主人翁有多麼渴望跟公主結婚、多麼仰慕公主的雍容華貴 -- 直接形容主人翁如何滿臉漲紅、如何望著陽台嘆息、如何爬城牆、越欄杆闖入公主房間裡... 直接形容發生的事情使讀者身歷其境,才能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 若是喜歡寫小說,我推薦這本 What's...